王中军的成功与“逃避”有关
(2009-05-14 08:51:26)
标签:
电影娱乐成功创业老大王中军王中磊投资制片明星经纪广告杂谈 |
分类: 人物速写 |
王中军的成功与“逃避”有关
昨天到清华去旁听了王中军先生的演讲。说是演讲其实就是聊天。以聊天的方式演讲,挺时尚的。轻松的聊天让不轻松的王中军(刚从大连探班《风声》剧组回来)放松了警惕:“该撒谎时就撒谎。不过今天不撒谎。”
晚上七点。清华主楼后厅六百人的梯级大厅里座无虚席(不是形容词哦),足见这位传媒界成功人士的魅力。主题课程是创业领导力,经管学院办的,修课的校内校外的学生,也有在工作的,譬如说我。
人们听成功人士讲课无非是也想找到成功的秘籍。但王中军讲了他的上学和转学,他的参军与复员,他的赴美学习,他的海归,他的从广告转向电影。他说他就象是一次次地逃避。
他小学转了四次学,特别是从北京大都市转到老家东北农村,反常的从高处往低处走还转出了优越感――人家对首都来的同学特别尊敬。学不想上了就当兵。他当兵太简单了――当军官的爸爸写个条,就走进部队了。兵不想当了(他说他虽然在38军侦察兵第一名的位置上垄断了4年,但觉得自己那点小聪明不是当将军的料)就“逃”,逃到国家物资总局当公务员。公务员当着也不顺心,就又逃到美国去留洋。在美国也觉得不舒服(开始语言不通,别人通知晚会,只听懂了时间没听懂地点,不知到哪儿去找,急急地傻傻地等了半夜。后来语言通了,送外卖只能挣钱不能赚钱,所以只能攒钱,所以又要逃避美国,决心回到中国过好日子。创办起广告公司觉得中国的广告都做不大,又再逃,逃向电影。
学美术做广告经历丰富的他一搞上电影就有了感觉,就来了热情,再也不逃了。热爱呀!终于找到自己又热爱又让自己幸福满足的行当了,而且发展空间大,还逃什么呀?
开始几年,国家对民营公司拍电影没放开,他还挺执着,不是挂北影的标就是挂上影的标,就算赔了钱,也要坚持做。坚持十年,必有好处。这不,做成中国电影老大了。去年全年中国国产电影票房26个亿,他华谊兄弟一家就占了7个亿。
从王中军朴素幽默的聊天中,仔细琢磨,你还真能悟出个秘籍来:人是需要逃避的。不喜欢的,不擅长的,看不到前景的,做不大的,做得不顺心顺手的,一个字:逃!
逃,表面看是被动,其实是主动的。逃,一方面在逃,另一方面也在选择。逃避了对自己不利的,选择了与自己有利的。逃避了竞争激烈的,选择了竞争相对小的。逃避了发展空间小的,选择了空间大的。这是一种生存智慧,也是一种发展策略。
生意不好转柜台。是不是俗了点?但你能说它不是商业规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