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梁晓声《年轮》观后感

(2008-12-11 08:28:17)
标签:

教育

分类: 读书札记
我只看过梁晓声这一本书,暂定他为一个温情的理想主义者吧,《年轮》里面,处处闪烁着理想主义的光芒,一群20世纪50年代初出生的人,在那个繁复又单纯的时代里,重情义,讲人品,王小嵩、吴振庆、徐克、韩德宝、郝梅、张萌六人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有了各不相同的命运。从上学,到去北大荒,再到返城工作,“只有解剖一座城市,才会从城市的横断面里,发现他们确实运行着,走出了千差万别的人生轨迹。”
  
  在看书的过程中,会觉得王小嵩身上有梁晓声本人的影子,其实每个作家写来写去都是在写自己,这一点无可厚非,多年前看电视剧最喜欢的是徐克这个人,这次看书依然是倾重徐克更多一点,不过这六个人都还是很有血性的,不会让你觉得讨厌谁,平平常常但是很想亲近。
  
  在这一点上,梁晓声是成功的,又或许这就是理想主义的结果。
  
  韩德宝的死让我难过了很长时间,那么好的一个人……看书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是全心的投入。以至于情感也跟着书中的人物一起一伏。
  
  梁晓声自己也说:“我当年创作《年轮》时那一份理想主义的热忱和真诚,委实难再了。《年轮》的理想主义,体现在我笔下的人物们身上——那些少男少女;那些知识青年;那些儿子女儿;那些父亲母亲们;那些老师们;那些后来也成了父母的男人女人们,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多么友爱啊,他们的心地是多么善良啊!甚至,连他们每一个人的缺点和弱点,似乎也具有了可爱的色彩!当年的我,也真是理想主义的可以!当年的读者和观众,竟也都那么容易又那么真诚地愿意被好人形象所感动!此情难再,此情难再。”
  
  如果说想找到这个故事动情之处的蛛丝马迹的话,听听电视剧的歌曲也可以。
  谢东:《拉着你的手》
  韩磊:《天上有没有北大荒》
  
  美丽的松花江和高高的白桦林,见证着这一代温情的理想主义者的悲欢离合,北大荒的黑土地上、芦苇荡里,有他们奉献出的最蓬勃的青春,伴随着我们的国家一起成长,像史诗一样壮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