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桥梁博士 |
这两天用桥博算一个20米空心板的时候,发现点问题,他出的计算结果中,开裂弯矩值比承载能力极限弯矩值还要大,提示需要配普通钢筋。
不知道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对于预应力混凝土A类构件。
如果会出现这也情况,我想了下,不知道可以这样解释么?
承载能力极限值是按照钢筋混凝土的计算原理,按照混凝土开裂截面,计算受压区高度那样的方法得到的弯矩值
而开裂弯矩是按全截面换算得到拉区混凝土应力值计算得到的弯矩值
这两个值算有差别
这种情况经常碰到,新桥规里9.1.12条明确提到(还是黑体加粗的)要求Mu必须大于等于Mcr。
目的是防止当混凝土收啦边缘出现裂缝时很快发生脆性破坏。我的想法是如果Mu<Mcr,截面弯矩一旦超过Mcr,则此弯矩也超过了Mu,则截面一旦开裂,构件将迅速破坏(脆性破坏)。如果Mu>Mcr则截面即使开裂,从Mcr发展到Mu还需要一个过程,破坏将是延性的。
在采用新规范后,我在用桥博过程中也发现很多以前的设计不满足Mu>Mcr的要求。这有可能是我们过去配筋率确实比较低(旧规范最小配筋率0.4%,美国英国规范1%,德国0.8%),但也有时候我发现截面受拉区已经几乎没有空间再增加普通钢筋了,Mu仍然达不到足够高,因此也怀疑过桥博所计算的Mcr是否偏大。但目前来看大部分情况确实是普通钢筋不够,增加一定的普通钢筋对结构应该是有好处的。
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桥博已经对截面是否开裂进行了预判断,如果混凝土受拉端已经开裂,则用开裂截面进行计算,如果认为没有开裂,则用全截面进行计算,所以我认为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计算中,桥博的结果是正确的。实际上新规范对于普通钢筋的配筋要求是比以往大大提高了,很多情况下已经属于超筋了。
但是如果是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话,桥博将不进行判断,认为它就是开裂的,对于受弯构件来说,这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是偏压构件,
我认为桥博结果的正确性就值得商榷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是按开裂截面计算得到的
而开裂弯矩是按照全截面计算的了.
yinsheng1983
按照你的说法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是按开裂截面计算得到的okok.org
而开裂弯矩是按照全截面计算的了
那么Mcr就恒大于等于Mud
那么就很难满足规范9.1.12的
Mud/Mcr≥1.0了
啊
我的意思是: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按照开裂截面计算,这个时候拉区的钢筋和压区的混凝土,均达到了材料的设计强度值,但是开裂截面的截面特性取值会小很多.
而按照全截面计算的开裂弯矩因为是通过应力来计算的,是采用的换算截面,这个材料特性值就比极限状态承载能力下的开裂截面大了多,也可能出现
Mcr>Mud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在拉区配置普通钢筋.
就象mistral
和伪君子狼
说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