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书法教学设计之“点、撇、捺”
(2009-10-02 21:46:19)
标签:
教育 |
分类: 书法专栏 |
《点的写法》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 |
点的写法 |
日期 |
|
||||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对字的笔画和结构发表简单见解,初具书法作品审美能力。 2、能力目标:体验从墨画游戏到点画练习的乐趣,发现点的书写方法。 3、情感目标:领略祖国传统书法艺术之魅力,从学习书法中懂得一些道理。 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点的笔画是比较难写的一种,关键是露锋斜入、回锋收笔的部分。 2、学生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
|||||||
教学过程 |
|||||||
时间 |
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5 |
一、欣赏引入 |
书画作品欣赏 ①赵孟頫行书《春晓》 ②金农《梅花图册》 ③齐白石《虾》 |
学生欣赏 |
通过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 |
|||
10 |
二、 新授 |
1.点的基本写法 点的运笔要领: 2、教师示范。 3、学生练习。 4、点的意境(“永”字八法中被称作“侧法”)点画像什么。古有云:“点如高峰坠石。” |
学生边看教师示范边书空。 |
学生通过边看教师示范边书空,从中理解点画同样要注意它的起笔、运笔、收笔等。 |
|||
15 |
三、 巩固练习 |
教师巡回指导、纠错。 |
学生按要领书写 |
加强练习,以便牢固掌握。 |
|||
5 |
四、 小结 |
1、作业展示,点评。 |
同组互评。 |
|
|||
反思与重建 |
|
||||||
|
|
|
|
|
|
|
|
捺的写法(一)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 |
捺的写法(一) |
日期 |
|
|||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斜捺的形态特征,并掌握其正确的书写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注重观察,善于比较、辨析的良好学习习惯。 3、情感目标:引发学生的习字兴趣;激发学生对祖国书法艺术的热爱。 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捺的笔画是比较难写的一种,关键是捺脚的部分。 2、学生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 |
||||||
教学过程 |
||||||
时间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5 分钟 |
一、 情趣导入 |
1、出示滑滑梯这个动画课件的演示,引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斜捺。 2、板书:斜捺 |
学生看图回答 |
将笔画形态赋予生活中的滑梯,形象、生动、情趣盎然。 |
||
10 分钟 |
二、 示范导学 |
1、学习斜捺的书写方法。 把握斜捺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学习斜捺的用笔方法:
①
②
③
④ ⑤笔画渐渐加重,手笔平出,空回。 2、教师范写斜捺。 |
教师范写斜捺,学生随教师进行书空练习。 |
笔画的用笔方法,必须讲清讲透,因此在这一环节中使用了多媒体课件,演示笔画的行笔方向法,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认知结构。 |
||
15 分钟 |
三、 辨析,巩固认知 |
1、教师巡视,指导、正误。 2、指导评价。 |
学生练写捺。 小组互评。 |
通过学生自主的评价,达到学以致用,变知识为能力。 |
||
5 分钟 |
四、 小结 |
1、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2、布置巩固作业。 |
|
|
||
反思与重建 |
品味汉字的不同体例,在获取美的熏陶的同时,感受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也给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思考——学无止境,成功来自于奋斗,来自于实践和创造。 |
|||||
《捺的写法》(二)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 |
捺的写法(二) |
日期 |
|
|||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斜捺的形态特征,并掌握其正确的书写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注重观察,善于比较、辨析的良好学习习惯。 3、情感目标:引发学生的习字兴趣;激发学生对祖国书法艺术的热爱。 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捺的笔画是比较难写的一种,关键是捺脚的部分。 2、学生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 |
||||||
教学过程 |
||||||
时间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10 分钟 |
一、 欣赏学生作业 |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业,提问:这些作业中你认为哪些写得还可以?哪些需要改过? |
学生欣赏,分组讨论。 |
学生对发表自己的见解情趣十足。 |
||
5 分钟 |
二、 复习要领 |
复习斜捺的用笔方法: (1)逆锋起笔 (2)斜入笔 (3)调整笔锋 (4)行笔是边行边按 (5)笔画渐渐加重,手笔平出,空回。 |
复习,学生回忆书写要领。 |
通过回忆学生有温故了一遍,帮助加深记忆。 |
||
15 分钟 |
三、 共同分析 |
一起来看病(出示各种病笔)。 1、“虎头蛇尾”(病因、纠正) 2、“细头垂尾”(病因、纠正) 3、“翘头轻尾”(病因、纠正) 4、“弯身翘尾”(病因、纠正) |
小组评论。 |
通过学生自主的评价,达到学以致用,变知识为能力。 |
||
5 分钟 |
四、 小结 |
1、提问、复述捺画的写法要领。 2、表扬优秀作业和进步比较大的学生。 |
学生由班长帖五星。 |
加强激励。 |
||
反思与重建 |
病笔,是初学书法者,在没有正确理解和掌握笔画写法时,容易出现的笔病,如不及时纠正,形成了错误的动力型就难以改正。本课伴以负面的纠错教育,使学生对运笔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更加准确。 |
|||||
课题 |
撇的写法 |
日期 |
|
||||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撇的特点。 2、能力目标:掌握不同撇的写法,初步学会撇在汉字中的运用 3、情感目标:欣赏、体验撇的形态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 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撇的笔画比较优美,注意要写出它的顺畅美。 2、学生实际:这个笔画难度不高,学生较易掌握。 |
|||||||
教学过程 |
|||||||
时间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5 分钟 |
一、导入新课 |
1、出示书法作品; 2、今天我们学习毛笔字的基本笔画——撇。撇有很多种,我们现在先来学习斜撇。 |
欣赏书法作品。 |
通过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 |
|||
10 分钟 |
二、讲授新课 |
1、出示斜撇的幻灯,观察撇画的形态特点: 斜撇头方,身直斜左下,尾细尖。 2、如果把短撇和斜撇的幻灯片重叠,比较他们的相同处和不同处。 |
学生观察学生齐记撇画的特点口诀 |
通过幻灯的演示,比较简洁明了地认识其特点。 |
|||
15 分钟 |
三、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
1、讲解撇画的运笔方法并示范,强调斜撇的写法。撇画的运笔步骤: ①逆锋起笔; ②右下落笔; ③调整笔锋; ④笔锋离散纸时,借下行之势凌空收笔。 2、学生练习,教师巡堂辅导检查。 |
小组合作讨论这撇的运笔特点。 学生练习书写短撇和斜撇 |
长撇是我们汉字的一个基本笔画,但各种撇有各自的特色。先掌握其基本的写法,可触类旁通。 |
|||
5 分钟 |
四、作业展评并小结 |
1、组织学生书写三个例子,最后进行课堂“小型书法展”,评出“小小书法家” 2、巩固撇的运笔方法。 |
学生相互交流,并作互评。 |
让学生在尝试成功后有一种成就感。 |
|||
反思与重建 |
书写完毕,先由各小组推荐一幅作品来展示,鼓励其他学生在课后相互交流,学生畅谈他们的感受。不仅发现了班上许多对书写颇有研究的小理论家,而且还有许多名副其实的小书法家,为他们共同的收获鼓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