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尽此情书尺素
标签:
书信回忆旧时时代网络杂谈 |
分类: 书写有时 |
多久没写信了?
“欲尽此情书尺素”
以前很喜欢写信。因为初中转过学,高中又在外地培训过,和旧友只能通过书信联络。
写信必然要写特别的字,挑最好的无纹信纸,买最好的钢笔,写给最看得懂的人......
喜欢模仿高中政治老师漂亮的小楷,拜他所赐,无聊又烦闷的课,只好写字。
曾经很认真的练习过瘦金体,后来学过美术字以后更是喜欢一封信里能出现不同的字体
身边人里面,最羡慕“朱指挥”一手漂亮无比的狂草了,后来只要看到有人字好,就巴巴的去仰慕一下。
有一手还能撑场面的字,就能写信了。
对信纸也有一点点讲究,不多。
不要那些有花纹,有香水味道,有小小窄窄格子的,小家败气,束手束脚。
喜欢用速写纸或图画纸来写,贪它白茫茫一大片,没有拘束。
写两行画个小人,再两行,再画个小人。
大学时还尝试过用毛笔小楷写在白底灰线竖行信纸上,也是有趣。
笔呢,一介穷学生也只买得起英雄牌而已,就算是那个,也只能买几十块钱便宜的,当时剧烈希望有男生
送我一支好钢笔,说不定因此就从了人家。
不过后来更随意了,常常画画的同时就顺手找张白纸用铅笔就开始了。
这些其实都不难,难是难在找一个看得懂内容的人。
即使是一对一地写信,不公开,但也无非是相见亦无事,不来常思君的。
真要我写出“我想念你,想念得要死”——不可能。
我们是中国人,有文化的那种,要含蓄。
顶多写写春天秋天,街边即景,看到了什么样人,遇到了什么样事情,以及什么什么的。
不着调,但其实是真用心了,看对方会不会懂而已。
有时非要旁征博引,六经注我,还专门去书柜找点书,非常矫情。
在我的抽屉里,至今还珍藏着一摞厚厚的信件,这些年搬了数次家,从不舍得丢弃,倒不是内容如何,
更多的是对青春年华的记忆
现在是@时代,@时代的标志之一是无纸办公。
高速运转的光纤使人们的沟通和通讯联络更加方便快捷了
如果不是不得不,真希望能多写写纸笔的信,电脑荧屏上打出再漂亮的贴心话,毕竟少了几丝飘香的手泽,
就如水中的花影。
现在,我们写EMAIL的人也少了吧,发几句短信或者一个电话就交代了清楚事情,挂了电话,删了短信,
也就消失了踪影,没有任何可以保留的凭记……
这是社会进步,社会进步不会以一两个人的小情小调而逆转。
但是,心底,仍然,盼望,云中谁寄锦书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