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那些逝去的青春与记忆。 |
有人说,张爱玲如同一口深井,任由后人打捞也只是一地清冷月光。
我觉得这样去形容她是很恰当的~
文坛寂寞得恐怖,只出了这么一个才女……
张给我的感觉就像是黑白的老照片,
如果用颜色来表示那就是浓艳的绿和红,是不甘平凡和寂寞的颜色,是独特耀眼的色彩。
“肯尼迪死了。我还活着,即使不过在洗碗……
最原始的安慰,是一只粗糙的手的抚慰,有点隔靴搔痒,觉都不觉得。但还是到心里去,因为是真话。”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她觉得跟别人比,别人有不如她的地方。
就好比肯尼迪死了,她还活着一样。
她早期的<<金锁记>>,<<倾城之恋>>对这个社会影响非常之大,
后来,她的作品越写越淡。
她始终用两副眼睛去看待这个世界,去看这个世界上的人。
她看到了他们悲剧的一面,也看到了他们喜剧的一面。
每看一部张爱玲的作品,心情就会更沉重一分。
她像老照片,那她的那些作品就让我仿佛像在看一部古老久远的黑白电影了。
睁着眼,悬着一颗心去窥探别人的生活。
细细品味张爱玲笔下那些人物,总会惊骇地发现人性的至善和至恶。
比如,我刚看完这部短篇小说《茉莉香片》。
聂传庆,生在了聂家,他没有选择的权利,也没有人给予他爱。
传庆的父亲把对老婆的憎恨之情迁怒于他,他与父亲一起生活了20年。
这20年里折磨的他心上满是伤痕,满是忧郁。
这样的一个不健全的家庭制造出了他这么一个精神残废的聂传庆。
聂传庆的母亲冯碧落是绣在屏风上的鸟——悒郁的紫色缎子屏风上,织金云朵里的一只白鸟。
年深月久了,羽毛暗了,霉了,给虫蛀了,死也还死在屏风上。
碧落嫁到聂家来,之后生下聂传庆,屏风上又添上了一只鸟,打死他也不能飞下屏风去。
即使给了他自由,他也跑不了。
聂传庆心里跟明镜似的明白,那就是爱——二十多年前的,绝望的爱。
二十多年后,刀子虽然生锈了,却还仍是把刀呵。
他母亲心里的那一把刀,这时又在他心里绞动着了。
聂传庆相信,如果他是子夜和碧落的孩子,如果他是一个生活在有爱的家庭里的孩子的话,不论生活如何的不安定,他都也会活得跟正常人一样洒脱的。
可偏偏,命运弄人,母亲所爱的男人,传庆惟一欣赏敬仰的对象,现在却是别人的父亲了。
言丹朱是子夜的女儿。
她是一个在各个方面都蛮优秀蛮不错的这么一个女孩子。
她想帮助聂传庆,结果在圣诞夜的舞会之后他却把她往死里打,一脚接一脚狠狠地踢在她身上,发泄着内心的不满和仇恨。
聂传庆总在脑子里想一件事,言丹朱根本不应该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
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仇恨,他就要找一个报复的对象,于是,他选择了言丹朱。
他憎恨单纯、善良天真的言丹朱在学校里所给予给他的温暖,却又没有办法没有能力去摆脱言丹朱带给他的具有亲近感的诱惑。
于是,他的大脑思维以及精神陷入了病态……
故事的结局令人叹息也令人深思。
关上电脑,躺在墨黑的房间,伸手不见五指。
于惶惶间审视着自己身处的这个仿佛与自己有些格格不入的时代,才发现自己原来是一个多么粗糙、单薄和渺小的人呵。
我们大家都一样无法摆脱我们必须所依附着和进行着的命运,我们也拽不住那已渐行渐远的青春和岁月。
我们难道就一定要平凡和屈服于现实的去生活一辈子吗?
在强大的现实世界面前,我们都成为了现实世界里的牺牲品。
我们那原本丰硕的生命被扭曲得日渐苍白、空虚和平庸。
那么,如何才能充实精神世界和升华生命自身的质量呢?
我知道,这是一个严肃而又复杂的话题。
她的那部短篇小说《茉莉香片》让我读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苦涩沉重的故事和一个典型的人物。
她还使我产生了思考。
我想,那种极端病态与极端觉悟的人究竟是不多的。
生活就是这么的沉重,根本就由不得我们那么容易的学会大彻大悟。
但是,有一点,我想每一个人都应该懂得和需要。
那就是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