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那些逝去的青春与记忆。 |
1827年3月26日傍晚6点左右,贝多芬正在走向生命谱线上的最后一个休止符。
只要有道不穷的蓝天、白云、星星、月亮,
有倾吐不完的人类命运,
有研讨不尽的老子、孔子、曹雪芹和莎士比亚,
就会有永远可讲的贝多芬。
我想知道一个那么粗框的男人,那么粗糙的手指,在那架小凤琴上竟能如此翩翩地舞蹈。
我想知道作为一个生活上有着数不尽的问题,经历中满是痛苦的人怎么会产生那样细腻的感情呢?
我想知道他一生以他的音乐作为自己的妻子,又是怎么样把孤单和具有灵性的音乐相容在一起?
难道音乐家就必须放弃很多很多宝贵的东西吗?
他的生命是如此的短暂,
但是他那不屈不饶的精神是永远不会磨灭的,
他在这个世界上,也许只是一位匆匆的过客,
但他留下更多的是生命中最精彩的部分,
听他音乐会感受到生命的伟大和渺小。
月光,那是多么宁静淡泊的一个词啊。
贝多芬的《月光》表达的却是与宁静淡泊截然相反的意思。
那曲子里的每个音仿佛都都充满了悲痛和愤怒,如同他失聪时一样。
电影最后,显示出的是贝多芬的坟墓。
坟墓前笼罩着的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
对这样一个人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会安息的!
如果耶苏是人类信仰中唯一的上帝,那音乐中的上帝就是贝多芬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