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骗案例十八:网上风趣男骗走女子35万
(2014-12-11 20:18:05)
标签:
房产教育时评杂谈健康 |
分类: 心看天下 |
网上风趣男骗走女子35万
来源:燕赵都市报2014-07-08
2012年,经济条件优越的仇女士在网上通过QQ与张某认识,俩人经常在网上聊天,十分投机。仇女士感觉张某谈吐不俗,对他非常欣赏。一直到2013年七月份,二人约定在石家庄见面,网上的友情延伸到了现实当中。
几次会面之后,仇女士把幽默风趣的张某视为知己,对他无话不说,而当张某提出自己手里有回报率非常高的投资项目让仇女士一起“发财”时,连对方真实身份都没有搞清楚的仇女士就先后几次交给张某二十五万余元。
让仇女士高兴的是,她的投入很快见到了回报,张某分几次交给仇女士“投资收益”十五万元,这也让她对张某更加信任,把张某当做贵人,经常与张某见面,对张某也是崇拜有加。
2014年春节前后,仇女士又一次与张某见面时,说自己准备买一套房子。时间不长,张某打电话给仇女士,他在南二环某小区有一套闲置房产,如果仇女士有意的话可以便宜点卖给她。仇女士和张某还去看了房,感觉比较满意。今年5月份,仇女士决定购买张某的这套房子,先付五十万元后就可办理房产手续。出于对张某的极度信任,仇女士在连房产证和购房合同都没有查看,将二十五万交给张某,另二十五万由先前投资充抵房款。
到了办理手续的日子,张某却没了消息,QQ不在线,手机也关机,仇女士意识到遇到了骗子,急忙报警求助。
6月26日,警方将藏匿于保定某县的秦某抓获归案。秦某交代,他所谓的“投资项目”完全是编造的,返给仇女士的钱也是她自己的。南二环某小区的房子也是他临时租的。
【分析】
俗话说“画猫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本案例中的仇女士就是只看到了网上认识的男友幽默风趣的外表,没看清其内在骗人的鬼心思。
其实,网络做为一种通讯手段,是人们在信息时代必备的工具。很多人出现问题,把原因归结在网络上,其实这是不准确的。信件也好,电话也好,网络也好,都是需要人去操作和判断的,这些通讯手段本身没有对与错。
仇女士之所以上当,就是因为对张某少了必要的认证和判断。如果做为普通的交友,一起聊聊天,相互给予一定支持和关切,身份并不重要。但如果要有重要的人际往来或者经济往来,则必须对真实身份做认证。
仇女士轻易将25万巨款拱手交给不知真实身份的人,可谓过于大意了。这还不算,在买房问题上,再次将巨款交给对方,直到骗子一去无影踪,才如梦方醒。
仇女士同时也受到了投资高回报的谎言诱惑。骗子以实际回报,打消了仇女士的顾虑。由此看来,高回报的投资大多不受法律保护,一定要谨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