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献给重阳节的礼物《中老年识骗防骗案例与分析》(1)

(2014-11-03 22:36:38)
标签:

育儿

杂谈

时评

分类: 心看天下
献给重阳节的礼物《中老年识骗防骗案例与分析》(1)

经过三个月的紧张选编和评析,50多个实际案例近10万字的书稿终于初步编写完成。

自今日起,将连续推出本书内容,每期一个案例和分析。希望我市有实力、有爱心的个人或企业家,能够出资赞助本书的出版或自印成册,以各种形式传播推广,这是对我市老年人的关爱,功德无量。有意可与本人联系,可在书中扉页宣传赞助者,我的手机13103191931。

老年人识骗防骗意识亟待加强(前言)
文·王彦辉

下面我们介绍两个近年来邢台本地老年人受骗的典型案件,说明提高中老年人识骗防骗意识的迫切性。

【邢台任县83岁离休干部被老伴锛死】
20127月《燕赵都市报》报道了河北省邢台市任县一位83岁的离休老干部李福祥睡梦中被结发65年的老伴王花云用小镢头锛死的案件。(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

了解得知,三年前,几个骗子冒充县老干部局工作人员骗走王花云七、八千元。这件事对王花云的刺激很大,从那以后,她就老是疑心别人想害她。后来,王花云与女儿李淑芳的关系不是很融洽,疑心很大。睡觉时要在枕头下放一把剪刀或菜刀,喝水、吃饭非得让李淑芳先尝过她才肯喝,害怕有人给她下毒。

事发那天傍晚,因为一件琐事,王花云受到女儿和丈夫的指责,越想越生气,夜晚便动了杀死老伴李福祥的心,操起小镢头向熟睡中的李福祥锛去。可怜闯过枪淋弹雨的离休老干部,却倒在了自己亲人的手下。

有关专家认为,案发前王花云老人疑心重的表现,已经属于被害妄想,是一种精神障碍症状。

由于受到诈骗事件刺激,引起王花云老人过度紧张,并产生精神障碍症状,这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如果早一点对她进行识骗防骗的宣传,如果早一点对她开展心理干预,也许杀害亲人的悲剧可以避免。

【邢台六旬老太求“消灾”被骗16万】
20138月《燕赵都市报》报道了邢台一位六旬老太太因迷信神医所谓的“消灾”,被骗走16万元的案件。

当年3月的一天,骗子借口寻找名医与老人搭讪,并说老人家里有灾,要把家里所有首饰和值钱的东西都拿来,再把银行存款都取出来开开光。等老人明白受骗时,这个团伙已经逃之夭夭。

邢台警方历时三个月,打掉了以河南李某为首的迷信诈骗团伙。根据统计,20121月份以来,一年半年的时间里,邢台全市共发生诈骗老太太的案件26起,涉及金额200余万元。

案发后这位老人说,这16万元是她所有的积蓄,被骗后连买菜的钱都没了,想死的心都有。

【思考与行动】
老年人上当受骗案件的频频发生,再次引发我们的思考,为何受骗的都是老人?如何避免老年人上当受骗?我们该为老年人做些什么?

中老年人为何成为诈骗团伙实施诈骗的主要对象呢?众所周知,我国已经开始迈入老年国家之列,老年人口逐年递增。老年人退休赋闲在家,时间宽松,在家庭中又掌握着一定经济权,加之渴望平安、健康等因素,便成了骗子盯住的对象。

从这些案件中我们看到,骗子施骗不择手段,行骗金额巨大,引发后果严重,不但给中老年人家庭经济带来重大损失,也让他们在心灵上承受重大打击。象上面我们介绍的案件中,一起是受骗引发精神障碍,导致杀死亲人的恶性案件;另一起虽未导致重大人身伤害,但受害人连死的心都有了,也是非常危险。

俗话说,防患于未然。如果能够对中老年人及时开展宣讲,揭露骗子的骗术,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增强他们的识骗能力,就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上当受骗的发生。

为此,我们从省内主流新闻媒体以及网络上近年来公开报道的诈骗案件当中,选取了部分典型案件来介绍,以引起读者思考和借鉴。同时,还为每个案件编配了分析与解读,从不同角度揭露骗子的骗术,阐释受骗的心理,让读者理性认识骗术,提高识骗防骗的意识和本领,避免上当受骗。

对报道原文,为便于阅读而做了节选和少量调整,在此对《燕赵都市报》、《燕赵晚报》、《河北青年报》、《邢台日报》、《牛城晚报》以及国内多家网站等原载媒体和采写记者们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作者简介:
王彦辉,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性心理学会委员,河北省心理学会委员,邢台心理咨询学会副会长,从事心理研究和咨询疏导工作十年,创立生本能心理学和新认知理论与咨询技术,专注个案疏导、实务培训和案例督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