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飞扬心理咨询师
飞扬心理咨询师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464
  • 关注人气:2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试析高考改革对考生的影响

(2014-09-04 18:37:14)
标签:

教育

杂谈

时评

分类: 心看天下
试析高考改革对考生的影响
文·王彦辉·心理咨询师

9月3日,国务院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的意见公布,其中高考改革,可能给考生带来哪些影响呢。

【意见规定】

1、高考不分文理,统考语文、数学、外语3门分值不变,外语有两次考试机会,根据报考高校要求,考生自主在学业考试的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中选三科成绩计入总成绩。

2、高考考试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招生重在考查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名额不会增加,改在高考后进行。录取率可能略有提高,部属高校录取人数可能略有增加。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


【新规分析】

高考的这种三门统考成绩加三门学业成绩设计的模式,将迫使高中生在一入学,就要根据自己的文理特长,来考虑今后学什么专业,因为各专业对高考科目是有要求的。专业对科目的要求,仍然是有文、理区分的。比如机械类化工类专业,肯定要求理化生的成绩,而管理类、语言类专业,肯定要求史地政的成绩。只有一些文理兼收的专业,对科目的要求可能较为宽松,甚至无特殊要求,任意自选。

因此,看似文理不分了,但由于高校专业对高中科目的要求,事实上还是文理分家的,甚至还很有可能多出一个介于文理之间的班型,专门针对文理兼收的专业。

在这个中间班里,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特长的科目来专攻,但相对于教师配备来讲,又是个难题,因为每个学生特长不一,配备的老师不可能是顶尖的,到头来竞争力可能比不上分文理班的。这样经过尝试,这样的班可能逐渐消灭,学生仍按文理分配。

再来看学业考试,史地政、理化生六门。学业考试一般是按等级制来评定,分A、B、C、D(分别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而且允许多次考试。这样,考生都是奔着自己能达到的最接近的上一档来努力。例如90分是优秀,那么,一些考生就没必要去考99分了。从这个角度上说,减少了部分学生在这个科目上的精力,也就是减轻了压力。但是……

但是,学业考试减轻了压力,激烈的竞争将集中在三门统考课上,这三门课会出现白热化竞争和过度化学习,实际上总体压力不会减少。

【未来展望】

很多人已经认识到,之所以挤名校,仍然是家长和考生的就业焦虑所致。现在毕业即失业的威胁,成了悬在很多考生和家长头上的利剑。

试想,如果就业状况宽松的话,每个大学生走出校门,都能有较好的工作岗位,而不是毕业就失业,而且各高校毕业生之间的区别不大,人们又何必冒着让孩子抑郁、叛逆、跳楼的危险去学习呢?

因此,就业状况不得到实质性的改变,高招的改变实在是隔靴搔痒、鞭长莫及。

如何使就业状况得到实质性改观呢?本人对此并无深入研究,从基本的经济学常识里,得出比较浅见的认识:激发社会活力,发展社会经济,才能增加就业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