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学生“偷钱”被暴力“家法”
文·王彦辉(邢台飞扬心理咨询中心)
文·王彦辉(邢台飞扬心理咨询中心)
因怀疑同学偷钱,又找不到证据,初中生竟集体玩起“家法”,对被怀疑者施暴。这是近日发生在广州一所初中的一幕。为何校园流行暴力“家法”呢?有人认为这是90后“树立威信”的一种手段;也有人认为,这是网络暴力游戏等社会环境的影响。
很多人对现在的中学生越来越不懂,不能理解他们的行为和思想。这些学生都出生在1990年之后,所以被冠名为90后。之前,也有对80后发出感慨的声音,这其中包含着人们对道德滑坡的不满,也反映了父母一代对子女一代不知如何管理与指导子女的叹息和无奈。
“家法”一词,深受传统家族遗风的影响,对家族成员的管理与惩罚通过“家法”来实现。究其原因,是封建社会法制不健全,人们又需要维护团体内的一些秩序,所以制定了一些行为准则和惩戒措施,这就是所谓的“家法”了。
“家法”在一些帮派组织,甚至“黑恶势力”圈子,也比较盛行。这是因为,这些组织成员的行为准则不能用正当法律来约束,所以自立了一些“规则”,算是“家法”。在古装武侠影视剧中,这种情况比比皆是。那些来无影去无踪的武林侠客,解决问题的方式,要么是武力,要么是“家法”。这都给年龄不大的中学生很多负面影响,至使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过于简单。
由此可见,“家法”是在没有法律制度,或者有意不遵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对某一团体内成员的一种约束。
初中生玩“家法”,反映了当下中学生法律观念的缺失,以及学校道德与法律教育的严重不足。他们遇到问题,不是采取合理的方法去向老师、向学校反映,却是自行其是。在深受武侠影视的影响以及网络暴力游戏的影响下,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遇到的问题,既危害他人,也自受其害。
初中生玩“家法”,还反映出学校管理方法的缺失。在住宿学生遇到一些生活、学习的矛盾冲突时,学校管理员不能及时有效的给予教育和指导,致使学生对校方管理产生失望,继而采取自行解决的方式。
初中生玩“家法”,还反映出学生思想认识的一些片面与狭隘。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希望有人给予帮助,当找不到学校、老师或家人的合理帮助时,便错误的寻求小帮派、小集团的“庇护”。这也加剧了学校小“黑帮”势力的恶性循环。
初中生玩“家法”事件,提示我们,学校要在抓成绩抓分数的同时,把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重要地位,及时给学生普及道德法律常识,尤其是加强社会公德方面的教育。学校对住宿生还要严格管理措施,加强校风校纪监督,使学生尊守制度规定。同时,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服务,当学生之间出现问题时,有章可循,有处讲理。通过加强教育、严格管理、细致服务等多方面的举措,给学生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后一篇:如何接受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