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一点“瞌睡干部”和“抄袭干部”

标签:
讲稿干部工作责任心工作作风院长漯河杂谈 |
分类: 心看天下 |
少一点“瞌睡干部”和“抄袭干部”
30日,陕西省高院院长安东在由109个基层法院院长,11个中级法院院长、纪检组长、监察室主任,省高院机关领导干部共200余人参加的全省法院反腐倡廉工作会议上,中断会议讲话,当众向三名打瞌睡的同志提出忠告:“3位同志已经打了很长时间瞌睡,这样的态度,反腐倡廉工作怎么能做好。”
今年以来,因为会议上打瞌睡被曝光而受到处分的干部已经有多名了。在强调干部工作作风的当下一段时间里,打瞌睡成了最不应该的顽疾。屡屡因打瞌睡被处分,却屡屡打瞌睡,令人可笑又可气。见过爱打瞌睡的,但没见过这么爱打瞌睡的。
除了那些“瞌睡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应该增强以外,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探究会议上瞌睡的深层原因。
近日网友对河南开封、漯河两地领导讲话稿雷同的曝光,似乎为揭开“瞌睡干部”的成因,提示了些佐证。
开封市副市长的讲稿与漯河政法委书记的讲稿惊人雷同,1000多字的稿件中有800字内容相同。甚至还有“构建和谐平安漯河”的字眼,被网友戏称为“开封指导漯河工作”。
这样的“抄袭干部”,把东拚西凑的讲话稿拿到大会上念,把人念成“瞌睡干部”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样的讲话稿间接的说明,一些领导干部不深入调查,不研究工作,思想里没有工作内容,讲出的话空洞乏味。用这样的讲稿来指导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渎职,是拿党的事业和国家建设开玩笑。这样的“抄袭干部”根本就不配带领群众搞建设。
从会议本身来讲,大凡会议,都准备充分,资料齐全,所有讲稿都会人手一份。会中会后,大家可以看到大会讲话的文字稿,听讲与不听讲,没有实质上的区别。开大会成了领导在过“念稿瘾”。这样的大会完全没有开的必要,发发文件就可以了。不要说个别同志打瞌睡,就是真睡着了,也没有太多影响。因此,走形势的会也是导致与会者神态恹恹的重要因素。
会议讲话冗长拖沓,也是人们对会议的惯常印象。动辄半天,而且凡是相关领导都要讲,唯恐工作失责。一连三个钟头下来,就是铁打的汉子也熬不住了。即便是不瞌睡,也难保心思都在听讲上。
我们不为"瞌睡干部"找借口,要为彻底解决“瞌睡现象”想办法。我们希望“瞌睡干部”越来越少,更希望“抄袭干部”消声匿迹。工作作风要加强,工作责任心要提高,不仅仅是一种呼声和号召,更要在深层机制上寻找突破。改善工作作风,要全方位多角度深入扎实的开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