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情天变成恨海

标签:
婚姻恨海心理帮助恋情曹陆健康 |
分类: 婚恋情感 |
当情天变成恨海
《燕赵晚报》报道了石家庄“1·23”杀人碎尸案。曹某与情夫赵某合谋杀害了丈夫陆某,并碎尸沉河。
曹某1993年在赵某工厂里打工时与赵某有了恋情。1995年赵妻去世,赵想娶曹为妻,因赵比曹大15岁又是远亲,遭曹母拒绝。1998年赵某再婚。2005年赵某因罪获刑。期间,曹母为曹介绍了陆某,曹某坦言以前的恋情:“如果你对此事在意的话,我们就不用再谈了。”当时陆某为了让处在重病中的父亲看到自己成家立业,与曹某成亲,婚后生有两孩。
2007年赵某出狱后,与曹某偶遇,旧情复燃。赵某向陆某坦言想与曹某结合。陆某反对。之后,陆某对曹赵两人的关系耿耿于怀,常借醉酒殴打曹某,并频繁与网友见面,两人的关系到了崩溃的边缘。
随后,陆赵两人的矛盾日趋尖锐,有时大打出手。曹某曾对赵某说,丈夫陆某想用硫酸对付赵某,并扬言报复赵某。案发当天,陆某多次打电话找赵某,赵某决定先下手为强。于是命案发生。
一桩凶杀情案,两个家庭离散,留下曹陆的一对儿女尚在年幼,只能由年事已高的外婆照看。这禁不住让我们掩卷沉思。
曹赵两人早有恋情而且经年炽热,只是因为听顺父母的意见,而没能结合,这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伏笔。即使现在,在择偶问题上,父母与孩子们的意见相左的情况也不少见。如何理智的商谈这些问题,仍然是非常必要的。
婚姻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而结婚?有些深层的心理动机是复杂的,而且不被我们清楚的意识到。陆某的婚姻动机显然更多的是出于对父亲的安慰。为了让病重的父亲心安,陆某在明知婚姻隐患的情况下,还是匆匆结婚了。
我们一生中会有许多邂逅,但与情有关的邂逅最终演绎出故事来,除了邂逅为我们提供了机会外,还有内在的一种渴望和需求。从这个角度说,如果婚内的情感令人不太满意时,会有比较强烈的补偿心理,这时候向外寻求满足的愿望,成了不合理却合情的出路。
婚姻中的两个人从不同的生活背景和习惯中走来,即使没有外在的大冲突,也会有许多炒勺碰锅沿的时候。如果再有一些情感的纠葛,恐怕就会更混乱。
当三角恋情再次凸现成为生活中的问题时,曹多次与赵私会,陆以醉酒打曹、跟网友频繁会面等不理性的行为来宣泄内心的不满。如果陆在曹赵再次发生私情的时候,能冷静的对待或者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来一起分析和探讨理性的做法,将是另一个结局。陆曹可以对他们的婚姻做理性的选择。
在丈夫陆某的这些不理性的行为刺激下,赵某插手曹陆生活,陆赵两人大打出手,矛盾升级。显然是曹某引发了两人的争执,导致赵某从曹某的身后跳到赵某的面前。几个回合下来,双方的关系走向了崩溃。
事实上,在案发之前,双方还是有机会冷静自己的。如果双方都有各自的朋友,找朋友聊一聊,这些朋友们给他们一些积极的劝告,或许能帮助他们指明解决的方向,惨案也许不会发生。朋友是一个人的外在支持系统,自我封闭和一意孤行容易使内心愤懑的列车冲出铁轨。
我们回顾这起情杀惨案,不是为了谴责。更多的是从心理帮助的角度,来谈论帮助的时机和可能性,哪些因素对自我挽救是有利的。希望能引起更多朋友的警惕和关注。
本博客除特殊注明外均为原创,如有使用,敬请告知。
热线0319-3300551 QQ344194495 邮箱feiyangxinli@t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