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病还需“心药”医

标签:
健康 |
分类: 心理常识 |
心病还需“心药”医
一位朋友近来思绪烦躁并伴有失眠和头痛。为此,他多处检查却没有查出结果。也吃了一些镇静药物,但症状没有减少,反有些负作用,药也不敢再吃了。
上述朋友的状态,最有可能就是一种心病。由心理烦恼引起的情绪不良,没有得到及时解决,造成心绪烦乱,继而影响了正常的睡眠,并引发头痛。
另一位男士来咨询时,反应自己眼睛干涩、浑身乏力、腰背疼痛,而且喉部有异物感,老觉得想打嗝却打不出来。经多科室检查也没有查出器质性病变(也就是没查出实病)。这一组症状群,实际也是由于心理问题引起的,被称作心理问题的躯体化反应。
由于上述症状的表现非常类似生理疾病,因此,在症状出现后,人们倾向于到医院检查并希望通过吃些药物来治疗。
另外,由于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不足,人们通常不会认为上述问题属于心理问题,所以更不会想到去寻找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机构。
心理冲突是导致心理问题的核心。心理冲突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导致情绪恶化,并会产生躯体化的症状。
为什么心理冲突会有躯体化反应呢?这是因为,这些躯体化反应的部位虽然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其功能运转多受人体植物神经控制。植物神经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受人的意识控制,但却受情绪和心理暗示较大影响。当心理冲突不能及时排解时,就会通过情绪和心理暗示影响到这些身体部位的功能。
所以,出现上述症状时,因为身体器官没有器质性的病变所以检查不出毛病,但当事人又感觉很痛苦。由于根源是心理冲突引起的,所以吃药又不能解决问题,让当事人陷入反复检查与治疗的痛苦之中。
随着心理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人的身体与心理是一个整体,心理因素在疾病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医对心理因素向来都是重视的。
心病还需“心药”医,有了心理烦恼尽早联系适合自己的心理医生或心理师,接受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及时化解心理冲突,可以有效保持身心健康,更平静和快乐的生活。
本博客除特殊注明外均为原创,如有使用,敬请告知。
热线0319-3300551 QQ344194495 邮箱feiyangxinli@t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