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金牌的心理学趣味猜想

标签:
评赛观赛体育 |
咬金牌的心理学趣味猜想
在奥运会颁奖仪式上,我们看到很多金牌运动员口衔金牌,象咬饼干一样咬在口中。运动员拿到金牌后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有人说,这种动作源于人类的动物本能,是通过感官体验得出感受,即尝尝所谓冠军的滋味。这种说法比较新颖。我们可以做为趣味猜想之一来理解吧。
很多比赛之后,会有新闻发布会,比如篮球、拳击等。这是教练、运动员表达自己心声的一种形式。也有不少运动员或教练员可以在赛后接受媒体记者的采访,表达自己的感受。
站在颁奖台上的运动员,拿了第一,总会有许多感慨,他们也需要表达自己,但在短暂的颁奖仪式上,他们没有更多向观众表达自己的时间,也没有这样的安排。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算是对当时当地心情感受的最好概括了。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身披国旗轻灵的一跃是一种表达,羽毛球运动员张宁在卫冕冠军后的泪水也是一种表达,很多运动员亲吻金牌也是一种表达。所以颁奖台上的一个不经意的动作远远超过我们平时照相时摆的POSE。
拿亲吻金牌来说,在运动员亲吻金牌时,会有什么样的潜台词呢?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猜想,但用较常规和普遍的想法,或许是在说:我好喜欢你!
那么咬金牌的潜台词又会表达怎样不同的心声呢?
也许众多咬金牌的动作,仅是对其他运动员作法的一种模仿。但这种模仿一定是建立在碰触到内心感受基础上的。或者说,第一个咬金牌的动作,触动了更多运动员的心声,更多的运动员接受了这种合理的暗示,所以才会有这么广泛的模仿。
如果我们猜一下咬金牌时的潜台词会是什么样的呢?你一定会有自己独特的猜想。我的猜想算趣猜一种吧——我尝到了金牌的滋味!
用心理学的语义分析技术,我们还可以延伸一步,继续猜想下去:我尝到了金牌的滋味!——我拿了第一!——我是冠军!
所以,用我有限的心力,对咬金牌的动作做一个简单心理分析的话,我会把这个动作看作是运动员自信和喜悦的表达——我是冠军!
通常我们看不到银牌或铜牌选手咬奖牌,因为他们还没有尝到顶级的滋味。
由于人的内心世界非常复杂,到目前为止,很多事物还不能用实证的方法来验证。因此,心理学的一些东西是建立在主观基础上的,当然,这个主观不是凭空猜想,是融合了很多共同体验和普遍感受的。
有人会说,这么个熟视的小动作,值得大惊小怪吗?的确没必要,所以才叫趣猜呢。但透过表面行为探查人的心理活动,是心理咨询工作的一种基本功,用于专业领域还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咬金牌,你有什么自己的猜想呢?一起来趣猜一下吧!
奥运系列评论:
郎平为什么成了“眼中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