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赏识教育专家周弘怎么打孩子

(2007-04-28 09:10:23)
分类: 子女教育
看赏识教育专家周弘怎么打孩子
文/飞扬心理网·王彦辉

周弘老师开创了赏识教a育的先河,引起了人们对家庭教育方式的深度思考。赏识孩子的做法虽不是周弘的专利,但对于严字当头,常用打骂来解决问题的传统中国家教来讲,却是旗帜鲜明。在这个意义上,赏识教育是反传统的,也是顺人性的。

周弘老师的赏识教育引发了许多家庭教育的讨论,比如:怎么赏识孩子?赏识孩子什么?只有赏识就够了吗?等等。

的确,只有赏识是不够的。虽然周弘积极倡导赏识,但他从来没有把赏识教育绝对化。周弘认为赏识教育是一种基于家长的心态教育,对外表现为对孩子的积极态度,对内表现为克服自身阴影,塑造健全人格。不能把赏识教育理解的简单化,周弘明确提出赏识教育不是表扬加鼓励。

周弘老师打过孩子吗?打过,不但打过,打的还是别人的孩子。有一个孩子有明显攻击他人的行为,冲撞或动手打别人。周弘老师为此对孩子提醒了三次。第一次是:打人是不对的,你打别人,别人也会疼的;第二次是:老师反对打人的行为,如果你再有这种行为,老师就打你手心一下;第三次就轮到行动了,周弘温和地说,你又打人了,现在老师要惩罚你了。孩子似乎并不相信温和的周老师真的会打他。于是在孩子不太相信的眼神中,周弘提起孩子的手,在他手心上重重地打了一下。孩子不相信这是真的,对老师反击了一下,周弘又抓住他的手,狠狠的打了一下。孩子放声大哭。在周弘老师的坚持与引导下,这个孩子最终改掉了打人的坏毛病。

说着这个故事,脑海里就浮现出相同的场景,感觉真是一场激烈而令人震撼的心理对抗战。尤其不能相信打孩子的人,就是赏识教育的打旗人周弘老师。而周弘遵循的原则值得学习:温柔的提醒,坚定的惩罚。

很多家长在运用赏识教育的方法时,单一的把赏识理解为表扬鼓励,却收不好的效果。这样引起的反思让人更好的改进方法,而不要责难赏识教育的理念。

梁实秋先生也提供过一个并非赏识的例子,用在这里,也佐证一下赏识教育不仅仅是表扬加鼓励。因为梁实秋先生的影响力,所以会更有说服力吧。

曾有一个孩子赖在商店里的木马玩具上不下来,营业员、父母、周围的热心人等都来好心相劝,孩子就是不下来。正巧一位儿童专家在场,凑在孩子耳朵边说了一句话,孩子犹豫了一下,从木马上下来,跟父母走了。人们好奇的问专家说了什么,专家说:我对孩子说,如果你不下来,我就敲碎你的脑壳。

以上两个故事都涉及到如何让孩子明确行为边界的问题,一旦越过了边界,将受到严厉而不打折扣的惩罚。对于孩子不断侵犯边界的问题,也许原因会有许多,但只有赏识,是不够的,也从没有人说过所有问题都可以用赏识来解决。赏识与惩罚并不对立,允许家长艺术的发挥。无论赏识还是惩罚,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方法,有一个原则可供借鉴,即:赏识要有针对性,惩罚要注意温和的坚持。千万不要因为没有运用好,而轻易否定。

现在,包括飞扬心理网在内的许多教育、心理机构都在研究家庭教育社会化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帮助家长来教育孩子的问题,在实践中探索着各种可能的路子。如果家长朋友因工作忙,时间紧等因素无法很好的完成家庭教育的职能,可以找专业老师谈一谈,寻找一个关于自己孩子的成长方案,创造有利于孩子个人发展的良好空间。


每周六下午两点半的家庭教育公益讲座,如期进行
http://blog.sina.com.cn/u/4b207927010008cd

 
本博客除特殊注明外均为原创,
如有使用,敬请告知。
咨询QQ344194495心理热线0319-3300551
咨询邮箱feiyangxinli@tom.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