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子女教育 |
压岁钱,给孩子的自由插上翅膀
文/飞扬心理网·王彦辉
在中国传统的新年中,压岁钱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新年元素。压岁钱在孩子的心中也是一个企盼的梦。如果非要猜测一下孩子梦中的压岁钱是什么样儿的话,我想,一定是双自由的翅膀。
关于压岁钱的来历,最被大家接受的说法是为了给小孩子避邪。传说中有一个叫“崇”的妖怪每年除夕出来祸害小孩。于是人们就点亮灯火通宵不睡,并把铜钱放在孩子枕边以避邪,这就是“守祟”、“压祟”,后来也称为“守岁”“压岁”。
非常自豪,历史悠久、载物博大的中华民族会有新年给孩子“压岁钱”这样人性化的作法。同时,也可以让我们在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给这一传统作法崭新的解释。
我隐约听到过关于压岁钱的另外一种说法,并且十二分的坚信这才是压岁钱的真正内涵。小孩子的生长很快,一年长十厘米、八厘米,一点都不稀奇。这让做长辈的人心里不免长叹:“老喽,岁月催人老,孩子也催人老啊。”于是,长辈们拿出一点钱,向孩子买求:“你们长的太快了,给你一点钱,向你们买点岁月,买点时光,把年岁压一压,求你们别长那么快了。”长辈们心里渴望年轻、渴望岁月放慢脚步的美好祈愿通过“压岁钱”得到了充分展现。而孩子们真的会因为这一点“贿赂”而停止长大吗?当然不会。拿了压岁钱的孩子们也很高兴,因为,在长辈们的眼里,他们是长的最快的人,不然,长辈们怎么会向他们“压岁”呢?
关于“压岁钱”来历的这种新说法,是个“双赢”。这种“双赢”很合中国口味,也非常符合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
应该说,钱具有充分的象征意义。钱象征的是一种自由力量。一个人拥有了一定的可以自由支配的钱,就意味着他的自由空间被扩展了。而现代社会认为,经济独立是一个人根本独立的标志。人们说,“男人有钱就变坏”。这句俗语可以充分说明,男人有了钱,自由度就增大了。至于变不变坏,那是男人们如何运用他们自由的问题了。
小孩子从降临人世,历来被我们认为是一种个人拥有。甚至小孩子会被看成是成年人的附属。小孩子在任何方面都不具备独立的自由,小孩子的自由完全是由成年人给的。从人性解放的角度来看,小孩子的这种附属性是一种无限的屈服。他们需要用尽小小的心力去向成年人表示服从。从这一角度,我们可以理解小孩子内心潜藏了多少渴望独立的内驱力。也可以预想,小孩子内心有多少被压抑的能量等待释放。青春期的逆反可以做为旁证吗?
想一想,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的,我们的衣食是父母给的,我们的教育是父母给的,我们最初的一言一行都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服从。在象征层面,我们的任一举动都不得不背负着父母的恩惠。这个恩我们要感,但却非常沉重。这种与生俱来的沉重,是悬在每个孩子心头的重石。它让我们的独立与自由,在重压下变得苍白而无力。孩子太需要一个机会,向成年人说:我需要一点儿自由。
压岁钱!为孩子实现自由与独立插上了翅膀!
我小时候,就听父母问自己:“今年挣了多少压岁钱?”现在,也能听到孩子们在一起议论,比比谁挣的压岁钱多。这一个“挣”字,具有十分超凡的象征色彩。我们说,人长大了,会挣钱了。这个“挣”字象征了独立与能力。因为,“挣”不是拿,也不是要,而是用自己的成长实现了一种平等交换。这是小孩子在人生的艰辛历程中,第一次实现了平等,第一次实现了个人的价值,也是第一次实现了个人的力量,这种价值与力量就意味着独立。
给“压岁钱”过多的人际功利,甚至附带着商业色彩,真是一种时代的悲哀。有些父母因为担心交往中的麻烦而回避压岁钱,从而也减少了孩子们过年的幸福感。非常希望家长朋友们把对“压岁钱”新的解释说给孩子们,告诉孩子们:我们爱你们,以至害怕你们的成长。
孩子成长的最终目标,就是独立。一个不能独立的孩子,是父母教育的失职。让孩子独立起来,这是父母们十分期望的事情,又是一种人生的无可奈何。不是吗?当孩子独立的时候,也是做父母最失落的时候。孩子独立了,父母多年来付出的爱也就从此漂泊天涯。正是这样,方显父爱与母爱的崇高。不知道为人子、为人女者,是否真的理解这种天地间最博大的爱与哀愁。
孩子们还小,不能尽解父母的心思。但他们知道,压岁钱是他们挣来的。在传统的新年里,还有晚辈给长辈磕头的习俗。在孩子们的眼里,他们的压岁钱是磕头挣来的。在这种作法的象征层面,我们看到孩子们换到的压岁钱是多么来之不易。
可是,有的父母把孩子的压岁钱都善意的“骗”去了。或曰保存,或曰交换等等。也有做父母的,对孩子使用压岁钱不加引导,由孩子任意支配,反使得孩子学会了乱花钱。
《穷爸爸、富爸爸》的作者罗博特·清琦在他的书里阐述了对孩子“财商教育”观点。中国人在对智商认识之后,同时注重了情商的开发。现在来看,进入市场经济的中国,更不能忽视“财商”教育。但就我们的国情来说,从小给孩子讲赚钱与投资的道理未免有些拔苗助长了。但我们完全可以给孩子多讲讲一些花钱的道理。
压岁钱,可以是我们指导孩子如何花钱的一个切入口。
上面我们提到了,要告诉孩子们压岁钱的来历。同时,还要告诉孩子们,应该感谢长辈们对他们成长的关切与呵护。接下来,就可以指导孩子如何来使用这些压岁钱了。
如果孩子开学需要书本费与学费,可以让孩子把这笔钱列出来。
如果孩子需要买玩具和零食,可以让孩子提出来,给孩子留足充分的花销。
如果做父母的需要借用这笔压岁钱,向孩子商量一下,说明借用的数量、用途、时间,必要时协商一下条件。
如果暂时不用,可以在银行申请一个存款帐户,向孩子说明一下存款办法、存单的保存方法。
如果的情况还有很多,但您也许看出来上面的做法有哪些好处了。是的,通过对钱的使用、计划、安排,让孩子学会处理钱、物的一些方法,同时,也能培养一种自觉、负责、独立的意识。
孩子们计划和使用自己挣来的钱,一定会有一种好感觉。这种独立和自由感所激发的热情,会给孩子们的成长注入无比强大的力量,他们就象一艘舒展自由、准备充分、动力强劲而又备受注目的航船,将在人生的漫长旅程中一路向前!
本博客除特殊注明外均为原创,
如有使用,敬请告知。
咨询QQ344194495心理热线0319-3300551
咨询邮箱feiyangxinli@tom.com
文/飞扬心理网·王彦辉
在中国传统的新年中,压岁钱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新年元素。压岁钱在孩子的心中也是一个企盼的梦。如果非要猜测一下孩子梦中的压岁钱是什么样儿的话,我想,一定是双自由的翅膀。
关于压岁钱的来历,最被大家接受的说法是为了给小孩子避邪。传说中有一个叫“崇”的妖怪每年除夕出来祸害小孩。于是人们就点亮灯火通宵不睡,并把铜钱放在孩子枕边以避邪,这就是“守祟”、“压祟”,后来也称为“守岁”“压岁”。
非常自豪,历史悠久、载物博大的中华民族会有新年给孩子“压岁钱”这样人性化的作法。同时,也可以让我们在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给这一传统作法崭新的解释。
我隐约听到过关于压岁钱的另外一种说法,并且十二分的坚信这才是压岁钱的真正内涵。小孩子的生长很快,一年长十厘米、八厘米,一点都不稀奇。这让做长辈的人心里不免长叹:“老喽,岁月催人老,孩子也催人老啊。”于是,长辈们拿出一点钱,向孩子买求:“你们长的太快了,给你一点钱,向你们买点岁月,买点时光,把年岁压一压,求你们别长那么快了。”长辈们心里渴望年轻、渴望岁月放慢脚步的美好祈愿通过“压岁钱”得到了充分展现。而孩子们真的会因为这一点“贿赂”而停止长大吗?当然不会。拿了压岁钱的孩子们也很高兴,因为,在长辈们的眼里,他们是长的最快的人,不然,长辈们怎么会向他们“压岁”呢?
关于“压岁钱”来历的这种新说法,是个“双赢”。这种“双赢”很合中国口味,也非常符合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
应该说,钱具有充分的象征意义。钱象征的是一种自由力量。一个人拥有了一定的可以自由支配的钱,就意味着他的自由空间被扩展了。而现代社会认为,经济独立是一个人根本独立的标志。人们说,“男人有钱就变坏”。这句俗语可以充分说明,男人有了钱,自由度就增大了。至于变不变坏,那是男人们如何运用他们自由的问题了。
小孩子从降临人世,历来被我们认为是一种个人拥有。甚至小孩子会被看成是成年人的附属。小孩子在任何方面都不具备独立的自由,小孩子的自由完全是由成年人给的。从人性解放的角度来看,小孩子的这种附属性是一种无限的屈服。他们需要用尽小小的心力去向成年人表示服从。从这一角度,我们可以理解小孩子内心潜藏了多少渴望独立的内驱力。也可以预想,小孩子内心有多少被压抑的能量等待释放。青春期的逆反可以做为旁证吗?
想一想,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的,我们的衣食是父母给的,我们的教育是父母给的,我们最初的一言一行都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服从。在象征层面,我们的任一举动都不得不背负着父母的恩惠。这个恩我们要感,但却非常沉重。这种与生俱来的沉重,是悬在每个孩子心头的重石。它让我们的独立与自由,在重压下变得苍白而无力。孩子太需要一个机会,向成年人说:我需要一点儿自由。
压岁钱!为孩子实现自由与独立插上了翅膀!
我小时候,就听父母问自己:“今年挣了多少压岁钱?”现在,也能听到孩子们在一起议论,比比谁挣的压岁钱多。这一个“挣”字,具有十分超凡的象征色彩。我们说,人长大了,会挣钱了。这个“挣”字象征了独立与能力。因为,“挣”不是拿,也不是要,而是用自己的成长实现了一种平等交换。这是小孩子在人生的艰辛历程中,第一次实现了平等,第一次实现了个人的价值,也是第一次实现了个人的力量,这种价值与力量就意味着独立。
给“压岁钱”过多的人际功利,甚至附带着商业色彩,真是一种时代的悲哀。有些父母因为担心交往中的麻烦而回避压岁钱,从而也减少了孩子们过年的幸福感。非常希望家长朋友们把对“压岁钱”新的解释说给孩子们,告诉孩子们:我们爱你们,以至害怕你们的成长。
孩子成长的最终目标,就是独立。一个不能独立的孩子,是父母教育的失职。让孩子独立起来,这是父母们十分期望的事情,又是一种人生的无可奈何。不是吗?当孩子独立的时候,也是做父母最失落的时候。孩子独立了,父母多年来付出的爱也就从此漂泊天涯。正是这样,方显父爱与母爱的崇高。不知道为人子、为人女者,是否真的理解这种天地间最博大的爱与哀愁。
孩子们还小,不能尽解父母的心思。但他们知道,压岁钱是他们挣来的。在传统的新年里,还有晚辈给长辈磕头的习俗。在孩子们的眼里,他们的压岁钱是磕头挣来的。在这种作法的象征层面,我们看到孩子们换到的压岁钱是多么来之不易。
可是,有的父母把孩子的压岁钱都善意的“骗”去了。或曰保存,或曰交换等等。也有做父母的,对孩子使用压岁钱不加引导,由孩子任意支配,反使得孩子学会了乱花钱。
《穷爸爸、富爸爸》的作者罗博特·清琦在他的书里阐述了对孩子“财商教育”观点。中国人在对智商认识之后,同时注重了情商的开发。现在来看,进入市场经济的中国,更不能忽视“财商”教育。但就我们的国情来说,从小给孩子讲赚钱与投资的道理未免有些拔苗助长了。但我们完全可以给孩子多讲讲一些花钱的道理。
压岁钱,可以是我们指导孩子如何花钱的一个切入口。
上面我们提到了,要告诉孩子们压岁钱的来历。同时,还要告诉孩子们,应该感谢长辈们对他们成长的关切与呵护。接下来,就可以指导孩子如何来使用这些压岁钱了。
如果孩子开学需要书本费与学费,可以让孩子把这笔钱列出来。
如果孩子需要买玩具和零食,可以让孩子提出来,给孩子留足充分的花销。
如果做父母的需要借用这笔压岁钱,向孩子商量一下,说明借用的数量、用途、时间,必要时协商一下条件。
如果暂时不用,可以在银行申请一个存款帐户,向孩子说明一下存款办法、存单的保存方法。
如果的情况还有很多,但您也许看出来上面的做法有哪些好处了。是的,通过对钱的使用、计划、安排,让孩子学会处理钱、物的一些方法,同时,也能培养一种自觉、负责、独立的意识。
孩子们计划和使用自己挣来的钱,一定会有一种好感觉。这种独立和自由感所激发的热情,会给孩子们的成长注入无比强大的力量,他们就象一艘舒展自由、准备充分、动力强劲而又备受注目的航船,将在人生的漫长旅程中一路向前!
如有使用,敬请告知。
咨询QQ344194495心理热线0319-3300551
咨询邮箱feiyangxinli@tom.com
前一篇:飞扬心理网给朋友们的新春祝辞
后一篇:新浪网络邢台朋友的聚会(图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