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黄龙山朝访记

标签:
转载 |
分类: 重建黄龙禅寺日记 |
1、
江西修水,黄龙山,临济宗黄龙派祖庭。
点苍山一梦,桐柏山一梦,云居山一梦,皆指向黄龙山。
初不知黄龙山所在,也未明黄龙山的禅宗因缘。后来查阅资料:《古文观止》有名篇“吕洞宾飞剑斩黄龙”,后又读禅宗公案文集,方知黄龙山非寻常山头,为大因缘之所在。
2、
9月6日,
索然回宿处,上网,才得知心廉法师正率众修复黄龙寺,四处募化,十方影从。
和心廉法师联系上,师嘱我去修水县城黄庭坚纪念馆找黄龙寺重建筹委会办公室报道,找仁庆师。
大喜,遂心安入睡。
次日,黄龙寺筹建办公室,见到仁庆师,庆师是心廉法师的徒弟,两位都是80后,令人赞叹。
仁庆师置茶相待,谈及黄龙寺因缘,云:五百年睡,五百年醒。今由心廉法师发愿重修,庆师说:很多人都受到祖师的感召,若干大施主也梦中得到黄龙祖师召唤,云集而来,发心护持。
3、
黄庭坚纪念馆建在修河畔,存山谷祠,石工精构,旧迹也。近年,新辟纪念馆,立黄公像,手持书卷,衣带当风,一代词章大家,风骨毕现,新构殿堂三重,诗碑廊两列,皆古时书家经典,园林佳景,匠心独运,山水人文,步步清风。黄龙禅法,五百年一兴废,山谷词章,却成绝唱。
黄祠右侧,有文笔古塔,外观为佛塔,修水文脉鼎盛,与此攸关。修河侧有黄公山谷手书:“佛”字摩崖石刻,相传此处水蛟作乱,舟楫难渡,公书佛字镇之,遂无虞。黄山谷乃黄龙禅法入门弟子。亦为江西诗派始祖,书法家,大诗人。奉母甚孝,事迹列二十四孝传。
河边岩上有老树,薛箩相扶,成天然观音像,从黄龙寺重建筹委会办公室二楼窗口望去,赫然在目。树下有桥,车马往来,有河,舟楫穿梭。仁庆师云:观音菩萨观苦海众生,而普作慈航。
用过午斋,仁庆师请一当地居士开车送我们到黄龙寺,随行有来自广西的另一居士,他发心去守寺院。庆师说寺院无人,心廉师和他俱忙于募化张罗,遂请居士来值守,日常滴扫,上香供灯。
车行近百余公里,到黄龙寺,天现龙凤彩云,殊胜绝伦。
黄龙寺始建于唐乾宁年间。公元758—759年,超慧祖师初创,神眼司马头陀择地,黄龙山“凝三山之灵秀,蓄九泉之源流,九关十三锁,真佛境也”。未及寺成,僧侣云集,宗风广被。超慧禅师朝廷旌表为“黄龙大德祖师”、“黄龙祖师”。宋真宗敕赐“黄龙大崇恩禅院”。宋英宗时,慧南禅师驻锡,“传石霜之印,行临济之命”,创“三关”接引学人,自成一宗,得法弟子就有八十三人,化及十方,诸多权贵名流慕名皈依黄龙门下,如黄庭坚、苏轼、张商英等。禅法远播日本、朝鲜。
黄龙寺历代俱有废建,彻底毁于文革法难,后有僧尼在原址兴建瓦屋数椽,始有香火。后皆离去,钟寂鱼哑,无人照料,已成危房。
寺左,有观音井,井水清澈甘甜,相传为龙王护法所化,后吕仙曾留诗于此。
散步,撞见草莽间有“法窟”二字摩崖题刻,为北宋大书法家黄庭坚手迹。笔力雄浑,叹为希有。
至寺右前方山岗,黄龙慧南禅师舍利塔尚存,石塔,甚为奇特,原碑已毁,九八年有僧尼重立,碑文行文平庸,未得要旨。书法亦差,憾之。礼拜毕,清扫落叶。遂越岗而上,听闻后山塔林甚多,往拜之。
循松间羊肠小道而行,半里许,遇断崖,无路可走,抬眼四望,不见有塔林,遂返。
此处山水不缺,重修道场的因缘亦具足,唯缺《黄龙山志》,应搜罗山水形胜,人文墨迹,诗词典章,僧传,系统梳理黄龙宗法脉文献。辑集出版,以飨大众。
于黄龙寺勾留三日,入山以来,二日无梦,临行前得梦:见天眼开,一巨龙飞腾云里,许久隐去。后飞来一大鹏金翅鸟,展翅数里,随我翱翔蓝天,落至大理鸡足山。入后山静室,无僧人,及出,见天柱峰金顶塔忽然放光。
遂醒,方知得归大理。
原本到河南佛教学院参学一年,然后游历终南山、天山,关外等地一年,去印度游历一年,方归。
未料,因缘有变,当回故乡,置办相关事宜停当,再出外游学。
7、
9日,离修水,至南昌,登腾王阁。
修水县黄庭坚纪念馆
黄公塑像
修水
黄公所书“佛”字,镇蛟。
仁庆师所说的:观音树
黄龙寺目前残存的建筑,为文革后建。
观音井
云彩
黄龙祖师塔重修规划图。
慧南祖师塔
黄龙寺前的居民。
附:于黄龙山,吟诗数首,恭录如下:
《读黄龙祖师收服吕洞宾公案有感》
吕仙青蛇飞来处,
黄龙恰在无生时;
任你铛里煮山川,
会意一错终太迟。
《过修水黄庭坚纪念馆》
未见黄龙祖,
先见黄山谷。
斯禅披天下,
斯文称千古。
《初访黄龙寺》
云水行路三千里,
孤心相对黄龙山。
纯阳飞剑随风去,
祖师善巧把三关。
慧灯烛照诸国土,
悲愿广施济八难。
兴废轮替五百载,
道场重光今又看。
《黃龙山外一首》
村烟七八里,
青山三五重;
煮茶白云下,
默然对黄龙。
《黄龙山自忏诗》
累劫颠倒堕红尘,
不思进取不求真;
三毒逼迫焚烧苦,
旧债未偿新罪生。
我今佛前求悔过,
转却烦恼无明根;
身口意业悉蠲除,
此心恒处涅磐城。
《梦回鸡足山》
迦叶破颜时,
黄龙举三关
身宿黄龙寺,
心归鸡足山;
为求正法眼,
不避秋风寒。
当是前生累,
彼山至此山。
《无题》
梦里明明是,
醒来恰恰非;
坐断生死路,
落日随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