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之救水溺

(2012-06-25 17:29:10)
标签:

转载

分类: 日行一善

 

 

  宋朝元嘉年间,有个伏万寿,他在一次旅途中,半夜里渡江,天黑风急,船行不辨方向。万寿一心依靠观音菩萨,念不绝声。忽然望见北岸有火光,就拨转船头朝火光处驶去,不到天明便到了岸上。问岸上的人,都说并没有燃火的事。  出《法苑珠林》
  清朝云南普洱太守陈廷育,平时信奉观音大士很诚心,每天都念大悲咒。道光年间,他从汉江赴北京,失足落水中,正遇刮风,顷刻已离船一里多。但水只淹至膝部,脚下像有东西托出,使他不向下沉,衣襟还在水面飘荡,他急念大悲咒,还没念完三遍,救他的人来了,他上身始终没有浸湿。  出《沧粟庵随笔》
  清朝人吴允升,年青时在杭州虎丘遇到一位和尚,对他说,“你有善根,可惜二十九岁时有水厄。只有从现在起戒杀放生,每天诚心念佛,念大悲咒,或许尅免受此厄。”允升非常相信,并且还劝别人同修。到二十九岁那年,由杭州搭船回家,波浪汹涌,情况危急,他立即合掌念佛。船翻落水,在昏迷中听有人说:“吴允升劝人念佛有功,可免此难。”睁眼看时,身体已在岸上,原来是渔夫把他救起的。  出《净土圣贤续录》
  宋朝徐熙载的母亲程氏,平素敬奉观音大士。绍兴四年,熙载在彭大任家教私塾,带两个儿子同去。回家时,租用石镇的船。那时刚遇到长江涨大水,夜半时,暴风雨骤至,波浪遮天,舵手已无计可施,熙载心想,此刻父子性命都寄托在小船上,如果被淹死,老母亲那个来扶养?!他性急智生,当即带领同船的人,大家齐声念观音菩萨名号。过了许久,见到有一株大桑树,大家用力划才把船系稳停泊下来。第二天看时,船搁在沙滩上,却没有看见大桑树。抵家时,他母亲迎上前来笑着说:“我昨夜梦见一位老婆婆带引你们父子回家,今天果然回来了。”这才应验是菩萨的缘故。  出《夷坚志》
  商丘开,在晋国范氏那里作门客。范氏的门徒欺侮他,无所不至,而他却以至诚相待。一天他们指河中水深的岩洞说,那里藏有宝珠,泅水去可以取得。他泅水去,果然取得宝珠。不就范氏的库房发生大火,他们说,如果能在火种取出锦缎的,就赏给他。他从火中进进出出,身上并没有烧焦。他们对他道歉,并问他有什么法术?他说,我没有什么法术。我原来以为你们说的真是真实的,只怕自己的诚心不够,做得不够,根本没有考虑对身体的影响以及利害关系。由于信念专诚,事物自然感应,可能就是这个原故吧。孔子说:“商丘开以至诚信虚伪,事物尚且感应,何况他和我都以至诚相对呢?”杨仁山(清末著名居士,精研佛典,著作甚多,创建南京金陵刻经处。)注解孔子这段话说:“他和我至诚相待这句话,可以作为念佛往生的实证。弥陀大愿接引众生,是他的至诚;众生念佛求生净土,是我的至诚。商丘开以至诚对虚伪,有一方缺乏至诚,事物还能感应,弥陀和我都出于至诚,岂有不往生净土的吗?!”愚按(本书编著人许止净居士的意见):《华严经》说“一切都是心造的。”又说:“信心能显现一切佛。”又说:“一切佛的成就,都是从信心开始的。”学佛的人,值得深入思考这些道理!  出《列子》
  清朝沈映奎,在朋友家里,借了一本《白衣经》随身带回家。渡江时,遇大风船翻了,同船的人都被淹死;他在水中时浮时沉,好像有人在援救一样。等上岸后,才明白是身上带的佛经的神力。从此,吃素诵经一辈子。出《白衣经应验》

 

[转载]《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之救水溺


配图:洒水观音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