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指尖上的世界:乔布斯禅悟生活解码——转自《中国

(2011-11-19 00:21:47)
标签:

转载

分类: 高僧大德人物介绍类

指尖上的世界:乔布斯禅悟生活解码

——转自2011年10月份《中国宗教》

释宽容

    【编者按】2011年10月5日,对于全球“果粉”来说,无疑是个悲痛的日子,56岁的苹果公司前CEO乔布斯在“家人的陪伴下平静地离去”。然而,正如他生前设计的引发了全球热潮、改变了我们生活方式的苹果系列产品一样,他的离世,再次直指人心,直击人类灵魂深处那种对天才早逝的哀婉、对创新精神的渴望、对改变世界的冲动。从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苹果公司总部,到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苹果发型、鲜花蜡烛、isad网络新词……人们以自己的方式怀念时代巨人乔布斯。乔布斯是传奇。传奇的人生同样可以注解。注解传奇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剥离诸如超越时代的创新精神、独具慧眼的战略思考、艺术唯美的产品设计、精彩绝伦的演讲内容,这些乔布斯化的外在符号,我们看到了一个禅者乔布斯和他的禅悟生活。

http://sanzusi.h19.rree.com/UpLoadFiles/xwzx/2011-11/2011111416412881972.jpg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在95岁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像我这样才能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比比皆是,我之所以能成功,其中关键一点就是对禅的领悟。”当时日本有个禅学家在聆听松下的言论后,总结了这样两句话:“不通禅理,生活乏味;不明禅机,难成大业。”松下电器从一个小作坊发展成国际企业,就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乔布斯之所以被人们称为“神一般的传奇”,除了他的事业以及他神秘的个性光环,他对佛教的兴趣以及他的禅道修为,也是他生活的重要内容。

    一、与佛结缘

    早在里德大学读书时,乔布斯就曾自称已找到了思想上的依托——禅,开始喜爱东方神秘主义哲学。正是在这个时候,他读到了铃木大拙的《禅道》和《禅学入门》。从里德大学辍学返回硅谷后,他经常到日本禅师乙川弘文主持的禅宗中心修习。1974年,他甚至“光着脚、穿着破烂衣服”,到万里之外的印度朝圣,并向当地人讨教有关佛教的文化知识。在返回美国后,他剃光了自己的头发。在后来的一次演讲中,乔布斯说对禅学的研究和思考,是他最大的成功智慧”。

    在创办苹果公司之前乔布斯甚至一度不知道对自己的未来该如何决断,于是向禅师求教。而禅师则对他讲出了那则著名的禅宗故事——风吹幡动。千百年前,有僧人说:‘是风动。’又有僧人说:‘是幡动。’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心动。’”这则公案对乔布斯影响至深,在接下来的生活中,不管是制定公司产品策略,还是直面人事斗争.丢至面对生死的挑战,乔布斯一主都是追随着他的心。

    1985年,乔布斯与同为素食主义者的劳伦娜·鲍威尔相识、相恋,并于1991年举行了一场由禅宗僧侣主持的传统佛教婚礼。

    “禅学重视经验,不重视智慧。我看过很多人都在沉思冥想,但似乎没什么功效。所以,我对那些能够超越有形物质或者形而上的学说极感兴趣.也开始注意到比知觉及意识更高的层次——直觉和顿悟,这与禅的基本理念极为相近。”  “佛教中有一句话:初学者的心态;拥有初学者的心态是件了不起的事情。”这些乔布斯的禅意语录,体现了他对禅的深刻体悟。禅宗的思维方法和修持实践也的确深深影响了他的事业、他的生活。

http://sanzusi.h19.rree.com/UpLoadFiles/xwzx/2011-11/2011111416421895282.jpg

年轻时的乔布斯在家里打坐


   二、禅道与商道

    禅,让人躲开了尘世喧嚣、避开了众多表面的事务,回归到问题本质,因此乔布斯能够具有高度发达的智慧。乔布斯每天坐禅结束时,都会对着镜子问:“如今天是我的最后日子,原计划今天的事我还愿意做吗?”

    其实人人皆有佛性,只是私心杂念遮住了佛光,乔布斯能扫除心灵尘埃,因此就能把握到无上智慧。禅定使得乔布斯卸下了私欲的包袱,洞悉了商业本质,因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乔布斯从不做市场调查,他只在禅定后洞察人间。“靠用户调查来设计产品太难。很多时候,要等到你把产品摆在面前,用户才知道想要什么。”

    禅就是心,通过坐禅,对于心恰当地掌控拿捏,使得乔布年轻时的乔布斯在家里打坐斯成为一位修炼管理心智的一流大师。乔布斯的办公室有200多平方米,里面几乎什么都没有,只有房中间的一个坐垫,是用来打坐的。很多年来,乔布斯保持了每天禅修的习惯,在决策前,会先闭目静坐,叫属下将相关产品设计一并放到垫子的周围,然后决定选择哪个放弃哪个。当心定下来的时候,直觉会非常的清晰、敏锐。

    乔布斯的职业生涯经历了三个阶段:创立苹果公司,退出苹果公司,重回苹果公司。当苹果还是苹果的时候,苹果已不是当初的苹果,Mac还是Mac又不是当初的Mac,而是iMac。从Apple到iPod,从“苹果电脑公司”更名为“苹果公司”,表明乔布斯已逐渐参透了他的“禅”。  “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在乔布斯那里变成了一种独特的技术和设计思路:No Button。“按钮”是电子设备“天然标志”,但用户要的不是按钮,而是“直指人心”的功能、效用和体验。所以iPod的外型设计极其简单:使用者“所见即所得”,只看到一个屏幕和一个“唱片”,其实是一个隐形化的按钮加触摸操作盘。IPhone把No Button技术和设计理念贯彻到极致:一部只有屏幕和一个按钮的手机。今天,人们看到苹果手机和电脑,都觉得精美高贵,却不知道,原来这是乔布斯“禅意”手机的理念。

    乔布斯在公开场合穿的那件圆领T恤衫,与翻领T恤不同,它没有一个纽扣,其实是他随身携带的旗帜。这是一面“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旗帜,这就是他的“禅”。

http://www.sanzusi.com/UpLoadFiles/xwzx/2011-11/2011111416445469784.jpg

乔布斯出生地

    三、乔,不死

    “生死流转,循环不已,是为轮回,人在轮回之中,纵不堕入恶趣,生老病死四苦煎熬亦无乐趣可言。所以,信佛的人要了生死,超出轮回,证无生法忍。出家不过是一个手段,习静也不过是一个手段。”这是梁实秋先生对佛教生死观的一个总结。在佛教诸宗派中,禅宗更加强调生死如一的超脱境界。

    乔布斯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追问:我是谁?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干什么?17岁那年,乔布斯记住了这句话:“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过,总有一天你的假设会成为现实。”

    2004年乔布斯被确诊患上胰腺癌,医生宣布他只有3至6个月的生命,可半年后却奇迹般康复,他把这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视为信奉佛教的结果。从此,乔布斯在中国也有了“乔,不死”的称谓。

    2005年,乔布斯应邀在斯坦福大学演讲,他这样回忆自己过去的生活:“我总是把一切弄得一团糟,甚至想过逃离硅谷。但是,渐渐地,我开始有了一个想法,我仍然热爱我过去做的一切,于是,我决定从头开始。”病痛是一种磨难,病痛也令乔布斯更加洞明世事、超然物外。他说:“记住自己随时都会死掉,是防止你陷入畏首畏尾陷阱的最好方法……你已经一无所有了,没有理由不去追随你的心。”对于死亡,他说:“死亡是我们共同的归宿,没人能摆脱。我们注定会死——死亡很可能是人类最好的一项发明,它推进生命的变迁,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这种禅化的生亦何欢、死亦何苦、生死一如的超脱态度,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一个从内心上已死过一回的乔布斯浴火重生后更为卓著的个人魅力。

    然而,2011年10月5日,当乔布斯去世的消息传来,世界还是不能平静,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各界名流纷纷致词悼念、苹果粉丝花样百出地予以铭记……正如他“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的响当当的名言,他生前以专注和简约精神,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他的离世,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创新精神何以为继、创新精神的内涵到底是什么的广泛思考。

    乔布斯的生活画卷,以他鲜明的个性特征、东山再起的事业、搏击病魔的生命经历为情节,以他的禅化行为方式为指引,与以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波澜壮阔的信息革命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精彩绝伦,富有传奇色彩。

    乔布斯无疑将被这个时代铭记,他的精神和思想比他的产品将具有更加持续的生命力,将激励更多勇于改变世界的人,从这个意思上,我们仍然可以说“乔,不死”……

(作者为安徽省潜山县    三祖寺住持)
   责任编辑    张雪梅

此文转载自:《中国宗教》2011年十月刊生活栏目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