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佛教协会首慈善书画义展 旨在解决僧人养老问题

(2011-08-17 00:57:20)
标签:

住持心廉法师

万寿古寺

文化

分类: 佛教新闻佛事通告类
 中华佛光文化网北京讯 7月27日—31日,中国佛教协会首届书画慈善义展首展在江苏省无锡市灵山梵宫拉开帷幕。这是中国佛教界的一件大事。早在半个月之前,中国佛教协会首届书画慈善义展首展就专门在全国政协礼堂金厅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向各大媒体介绍此次书画慈善义展的基本情况、宗旨、目的和意义。

  据了解,本次义展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中国佛教协会文化艺术委员会、无锡灵山书院承办。这是首次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的全国性佛教文化公益活动,是一次当代佛教书画艺术风采的集中呈现,一次佛教文化艺术魅力的精彩展示,一次慈悲济世精神的庄严盛会。

  开幕:三大语系共聚灵山盛会

  7月27日,中国佛教协会首届慈善书画义展开幕式在江苏省无锡市灵山梵宫隆重举行。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王作安,江苏省政协主席张连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副会长学诚法师、祜巴龙庄勐长老、觉醒法师、心澄法师等三大语系佛教界代表,以及义捐书画名家代表出席了开幕式,并为义展开幕剪彩。

  开幕式由学诚副会长主持,国家宗教事务局王作安局长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说,此次义展将佛教文化艺术活动与慈善公益事业相结合,是展示佛教文化与践行慈悲精神的有机统一,也是中国佛教协会发扬佛教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充分运用佛教独特深厚的文化资源优势、促进社会和谐的新探索、新举措。

  中国佛教协会传印会长在开幕式上代表主办方致辞。他说,相信本次书画慈善义展一定能够充分展示我国优秀的佛教文化,让更多的人走进佛教、与佛结缘,谨记和实践佛陀“知恩报恩”的教诲,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积极参与老年关怀事业,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征集:得到全国佛教界积极响应

  记者在灵山梵宫义展现场看到,书法作品分别以汉、藏、傣文字书写,内容涉及经文咒偈、佛言祖语等,绘画作品内容丰富,包含佛菩萨画像、山水、花鸟、人物等题材,甚至还有油画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具有高超的艺术水平,而且蕴含着深邃的佛教境界。

  据了解,此次展览得到了全国佛教界三大语系的积极响应。义展组委会自今年1月向全国佛教界发出活动通知,向教界高僧大德和部分社会知名书画家征集作品后,共收到书画作品399件。义展组委会组织有关专家,最终遴选出202件参展作品。其中,佛教界人士作品111件,特邀社会知名书画家作品91件。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本焕长老、一诚长老,会长传印长老,副会长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以及多吉扎·江白洛桑活佛、祜巴龙庄勐长老等三大语系高僧大德,都为此次义展惠赐作品。

  此外,组委会还精心设计、编辑出版了《中国佛教协会首届书画慈善义展作品集》。本次义展在无锡首展后,拟于8月上旬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义展北京展,之后还将考虑在上海及其他省市举行续展。

  旨归:推动解决僧人养老问题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觉醒法师和副秘书长宗家顺还在回答媒体问题时透露:“我们试图通过此次活动引起爱心人士对于社会老龄化、老年生活保障尤其是宗教僧侣养老问题的关注。”“本次义展是为中国佛教协会弘慈养老院筹集专款,全部过程没有任何商业化运作的成分。目前,养老院正在规划当中。对于募集到的善款,中国佛协将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而且将接受国家审计部门的严格审计。”

  一些宗教界人士告诉记者,很多宗教神职人员由于没有子女,老有所养的问题就更加突出。在我国现有的职工和居民两大基本养老体系中,宗教神职人员属于被遗忘的“死角”。宗教神职人员养老制度不健全、不规范,会给我国正常的宗教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例如,部分寺院不愿承担老年僧人的生活费特别是医药费,不少年轻僧人要攒钱防老。

  实际上,2006年中国佛教协会第七届三次理事会议上通过的《全国汉传佛教寺院共住规约通则》修正案第十四条明确规定:“遵照佛制,僧众住寺,常住供养;僧人年衰,常住扶养;僧人疾病,常住医治;僧人圆寂,常住荼毗;僧人遗产,归常住所有。”一些规模较大的寺院,也为常住僧人缴纳养老、医疗保险费用。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执行规范,现在僧尼养老各地差异较大。我国各大宗教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此类问题。

  近年来,宗教神职人员的养老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相关部门不断做出各种尝试。例如,2009年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就将其管辖范围内的100多名宗教神职人员纳入社保范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西藏自治区地方政府多年前业已着手,逐步将藏传佛教僧人的医保、低保、养老等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一些宗教界人士表示,随着今年6月13日《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发布,我国宗教神职人员的养老问题必将得到彻底解决。但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真正实现“全覆盖”之前,宗教界人士自身的积极努力值得赞赏、肯定与扶持。(杨桦)


2011-8-15 8:54:00  来源:人民政协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