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xiushui.gov.cn/UploadFiles/ZJXS/2010/7/201007150925293373.jpg君: 升华人生的追求" />
修水籍书法家黄君最近荣获中国书法最高奖项———“兰亭奖”。作为故乡人,笔者特对黄君先生进行了专访。
笔者:黄君先生,从媒体得知你最近荣获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作为家乡人,特向你表示衷心的祝贺,并请你谈谈获奖的感受。
黄君:非常感谢家乡人民对我的关心。我从事中国书法的学习、创作和学术研究已有20多年,为此付出过较大的精力和心血,能获得这个奖项,也算20年的功夫没有白费,心中特别快慰。借此机会向所有曾关心、支持过我的师友和家乡父老表示谢意。
笔者:兰亭奖是中国书法的最高奖项,它与电影金鸡奖、戏剧梅兰芳奖和矛盾文学奖同一档次。此次你的学术著作《书法创作引论》获得“兰亭奖”中的理论奖,请谈谈获奖经过。
黄君:此次兰亭奖申报作者包括各界人士。理论奖申报著作、文章共有1600多件,获奖的15件。评选机制很严格,经过学术专家组成的评委先后四轮筛选,历时两个月。作为多年从事这项工作研究的我不想失去这次机会,于是把作品整理后试着报送参评。此次获奖的学者中,有好几位是我的老师或前辈,如中国艺术研究院著名专家王玉池研究员,吉林大学书法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丛文俊教授,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中央美院邱振中教授等,多年来他们给我的指点、帮助不少。让我深感荣幸的是,王玉池先生和丛文俊老师获奖的学术著作恰是我负责编辑出版的。此外,获奖者南京艺术学院黄淳教授、中国美院和杭州大学“双博导”陈振濂教授、苏州大学华人德研究员等人都是久负盛名的书法家兼书法理论家,现在都是书法专业博士(硕士)生导师。我在15位获奖者中,是年纪最轻资历最浅的一个。《书法创作引论》耗费我十年心血,其中对中国几千年书法史具有比较深刻的剖析和把握,所提出的书法创作“五种境界学说”在书法史上具有积极意义。我想,这应该是它能获奖的最大理由。
笔者:据我所知,你是学数学专业的,但近些年却从事文史研究和艺术创作,撰写了大量有关学术文章,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展览。你在佛学、诗词、书法及书法理论研究领域内取得了很大成绩,请问你是如何对它们产生兴趣并深入研究的?
黄君:我是九江师专数学系毕业的,但这是个错误,我对数学没有兴趣。三年的大学生活,我大量的学习时间泡在了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所迷恋的书籍很多,主要是唐诗、宋词等中国古典文学。参加工作后,我的读书兴趣有增无减。学习书法是从十七八岁开始的,尔后一发而不可收。在8年的教书生涯中,诗文书法是我最迷恋的精神伙伴,至今想起那段不知疲倦、不分昼夜、如饥似渴的学习年月就好像昨天的事情一样。当时白岭完中用电不方便,晚上九十点钟后只能点煤油灯学习,我因常常读书或临帖练字到凌晨两三点钟,煤油灯燃烧后的烟气总是冲塞鼻孔,我现在有鼻炎的毛病,想来应是那时留下的“纪念”。对佛教产生兴趣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大约1985年,我到白桥黄龙寺附近一位学生家家访,谈话中,学生家长大夸过去黄龙寺的鼎盛辉煌,引起我的浓厚兴趣,于是留住学生家中,并在学生家长的引导下,察看了黄龙寺遗址和附近若干僧墓。以我对文史知识的基本了解,我断定黄龙寺存在一个可以探究、开发的宗教文化宝藏。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搜集、查找有关资料,阅读佛教的书籍,并于1992年初草拟一份近两万字的《黄龙宗史稿》学术提纲。后来此提纲受到已故佛教学会会长、国家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先生重视,也因此我被赵朴初先生点名抽调到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参与《禅宗宗派源流》课题研究。
一晃十多年过去,我的书法、诗词以及佛教史研究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与我预计的目标还是相差很远。我在接触佛教、诗词、书法时的心态各不相同,书法艺术始终是我的兴趣中心;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作为一个书法家,不能不懂诗词;佛教是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理解书法艺术的精神构成,必须对儒、佛、道等中国传统思想有一个切实的了解。至于黄龙宗史,它不仅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研究宗教问题的课题,同时也为我深入理解以黄庭坚为重点的宋代书法艺术打开了一条通道。我特别信奉我的老祖宗山谷先生一段话,他说:“自古之善书者不可胜纪,其传者必有大过于人者耳。”正因为此,我在书法上没有急于求成的奢望,只是一心临摹参摩古代名碑法帖,努力提高文化素质,尽量修炼道德提升人格品位,以成就我人生立命之本。今后,我的书法创作将继续朝着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
(原载2002年11月28日《修水报》)
黄君, 1961年生,古市镇人。少习耕稼,知农事,后修数学,性喜文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支学术委员,中国宗教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理事、特约编审,北京华夏翰林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华夏翰林出版社及《华夏翰林》杂志总编辑。中国书法兰亭奖得主,2005年度“中国书法十大人物”之一。已发表各类学术文章100多万字,十多次参加国内、国际重大学术会议,有学术专著、出版字贴和专集十余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