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黔墨收藏
赵孟頫原碑拓本《观音殿记》惊现黔南!
—— 黔墨的收藏
文/刘世杰 王河云
赵孟頫原碑拓本《观音殿记》图片
今年以来,全国各大书法网站,如《中国书法网》、《中国书法在线》、《中国书法江湖》、《中国书法论坛》等网站纷纷对黔南青年书法家黄仁龙收藏的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原碑拓本《观音殿记》发起讨论,中国书法家协会鉴定委员会委员、贵州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收藏家周运真、李维力二位专家三次赴匀,对该帖现身黔南进行鉴定。专家认为这本拓本为孤本,书体为楷书,与赵孟頫《平江路昆山州淮云院记》书体一致,是解放以来我国首次发现的赵体楷书《观音殿记》原碑拓品,目前北京出版的《三希堂法帖》、《中国书法全集》等专著均无资料介绍。
拓片的真容到底是什么样子?如何发现的?其价值有多大?笔者访问了此拓本的拥有者,贵州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黔南州书法家协会主席黄仁龙。
世纪之交初偶遇《观音殿记》
黄仁龙为贵州青年书法家,工作之余酷爱金石书画,对书法有一定的理解和传统功底,使他在收藏文物时有独到的眼光。藏品不但要精绝少见,更要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他对笔者讲述了《观音殿记》的发现经过。
世纪之交初春,黄先生听说一位县份乡下的老人有一些文革连环画欲转让,他便前往观赏。他回忆说,当时老人有两三箱连环画,本想翻看有没有一本叫《暴风骤雨》的小人书欲买收藏,但他却在第三箱箱底发现了这本书法拓本。拓片的质量非常高,共计26页,每页共有8字,全文共计207字,拓本高25厘米,宽14.5厘米,完好,内容为修建观音庙,大兴佛教文化的一篇记叙文。
看到这本拓本,黄先生眼前一亮,顾不得再去翻看其他东西。喜悦之情难以言表。尽管《观音殿记》索价不菲,黄先生仍毫不犹豫把它买了下来。放在家中珍藏起来。
电视台《亮相》栏目亮相
黄先生说,他原本想再放一段时间适当的时候公之于世。现在公布出来,是缘由黔南电视台《亮相〉栏目记者的专访。
2005年夏,黔南电视台《亮相》栏目播出了黄先生收藏的书画作品,其中就有这本古拓本赵孟頫《观音殿记》。电视播出后,很多书法爱好者和一些收藏家上门观看络绎不绝,打电话、发信息者前来咨询就更多。
赵孟頫与他的《观音殿记》
赵孟頫(1254-1322),元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字子昴,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中年曾作孟俯,湖州(浙江吴兴)人。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后裔。自幼聪明,读书过目成诵,为文操笔立就。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后来奉元世祖征召,历仕五朝,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信佛,与夫人管道昇同为中峰明本和尚(1263-1323)弟子。精通音乐,善鉴定古器物,其诗清邃奇逸,书画尤为擅名,篆籀分隶真草书俱佳,以真书、行书造诣最深、影响最广。为容大画家、大书家、大诗人为一体的旷世奇才。
赵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
他担任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修国史官时所书的《观音殿记》,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财富。
《观音殿记〉内容如下:
殿多历年所穿风漏雨凛欲压过弗问南更几住持山师祖晖坐丈席锐以兴起自任谒诸檀信衰金粟拮据捋茶靡惮劳勋且捐衣钵资相其后际州牧戎帅咸乐善劝施撤旧营新栋隆宇壮丹楹藻(木兑)惊耳夺目恍如小白花花崖现紫金宫阙落成日乡云(氵翁)空士女趁庆合爪赞叹得东曾有於休哉晖师诗记於余余告之曰师知观世音所以名乎世间音可闻不可观而观之也何居经云观其音声而得解脱匪观以音观以心尔法界唯心心心相照当有自得於声音之外者是名福。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修国史赵孟頫书。
《观音殿记》现世举座皆惊
笔者在黄先生家中,观赏到了这本古拓本。全本通体黑底,白字,为宣纸所拓。封面1,2页下略有小破损,但无伤大雅。
随着拓本的展开,一件精美的书法作品展现在我们眼前。外貌圆润而筋骨内涵,其点画华滋遒劲,结体宽绰秀美,点画之间彼引呼应十分紧密。外似柔润而内实坚强,形体端秀而骨架劲挺。拓本刀法精湛,字字饱满,结构有序,线条流畅,眩人眼目。虽为墨色拓印,却似有五彩灿然、呼之欲出之感。
据专家鉴定后推测:《观音殿记》的原碑可能毁于明末的水火刀兵,拓本极有可能为元末明初拓本,就从目前上没有被任何书法资料介绍来看,其珍罕程度不言自明。
著名书法家、收藏家周运真先生观看此拓片认为:拓本所用墨色在阳光下黑中透紫,这是明代好墨的特点。而且纸质绵密韧,为典型的明代文房用物。反映出印刷《永乐大典》之后,我国宣纸技术的进步。著名书法家、收藏家李维力还分析说明版本线装书能流传至今,基本无损,实属不易。李先生还说,他研究学习赵孟頫书法30年,却还未见过赵孟頫有此书法,而且又是赵体书法颠峰时期的精品,这在全国来说都是极为少见的。
赵孟頫原碑拓本《砚音殿记》原碑拓本(拓片)影印件,自刊发在《中国江湖》、《中国书法家论坛》、《书法网》、《中国书法在线》等网站上亮相以来,得到刘正成、乔坤龙、薛上银、何开鑫、王昌宁、周运真、李维力、王河云、邱世鸿及全国各地上百位书友、网友的极大兴趣和关注,并得到较高赞誉和认可。
长期以来,以宣传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已渗入人们的生活,打下深深的烙印。佛教的哲学以及建筑、雕塑、绘画、音乐等,在历史的星空中熠熠生辉,散发出无穷魅力。已存世500多年的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观音殿记》原碑拓本也不例外。这不但是黄先生的骄傲,也是黔南的骄傲!
刘世杰:黔南州政协文史办主任
王河云:贵州书法家协会理事
(2007年3月第一稿、2008年3月第二稿)
注:如果想拥有此帖者,可来电与我联系。无缘勿忧。
电话:13985061184
(黔墨)黄仁龙
~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