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涛是个好人
(2011-05-09 09:48:23)
标签:
杂谈 |
海涛对我的称呼是渐变的。从吴哥、老吴、坏人到现在的“恶人”。
用海涛的话说:“老吴一顿吃十个包子,他还是一个饿人(恶人)。”
海涛是我去年四月份刚到北湖不久就认识的。
黑黑的,在北湖出勤率很高,但是很少在自己的打位上,和谁都很熟,到处打招呼,一个大男孩的样子。
尽管我岁数大上海涛很多,但是他和我球龄差不多,都是生瓜胆子级别的,动作上不是那种很追求完美的,所以有很多可聊的东西。
去年打过两场,由于他下场少的缘故(应该是我下场太多缘故),杆数上,他落后于我。
他不服。
我说:“在2011年上半年,你要想切我,有点难。下半年之后,我想切你,同样有些难,到了2012,地球如果依然存在,我就很难望你项背了。”
海涛对我的这种说法还是很首肯的。
尽管我已经竭尽全力的表述了一个很谦虚的说法,但是我还是没有预料到,他进步太过神速,以至于2011的上半年远没有结束,他就可以时不时切我一把,甚至像切瓜一样的切。
一边切还一边安慰我说:“恶人,你不要介意,习惯了就好了。”
海涛的说法是对的,真的是习惯了之后,便不像第一次那样疼了。
不管海涛说我是坏人也好,恶人也好,但是我认为他是一个好人。
海涛是一个在球场上很认真的人。
尽管在练习场上,很难看到他认真练球,但是真的到了场下,他是一丝不苟的。
首先他会自己带一个记分卡,同组的朋友几上几推,他都一一核实,严格记录。
偶尔也记记花账啥的,但这一定不是出于他本心。
海涛是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人。
在球场上,海涛都是杆杆入洞的打法,没有同组的OK,即使是距离球洞一两个厘米,他也是推球入洞的。当然推球入洞,我现在也形成了习惯,对海涛的做法已经没有啥可以称道了。但是开始那会儿,大家习惯性一码左右就OK,别人不给OK习惯性捡起就走的时候,海涛的做法,的确显得有些另类。
尽管海涛对自己很严格,但是看到同组有些习惯性动作,他从来也不提出异议。
有一次,在一个PAR4的洞上,海涛把球打到了球道一侧,没看见落点,他问球童要不要打暂定,球童说不用。后来没有找到球,海涛说:“老吴,这洞比洞算我输了,我包庄,记杆算我加5,后面的人已经上来了,我没有办法补球了。”我说,你再打一个吧,罚两杆呗。海涛不干,还是坚持自己的说法。
那天我们是比洞又比杆。
但是当同组人出现这样情况的时候,他会建议人家在遗失的地方补打一杆。
无耻,自己都不这样干,别人能这样干吗?
海涛是一个很谦虚的人。
海涛经常和我斗嘴。每当海涛出上句,我接下句之后,只要他认为我接下来的那句有些意思,便会以“在语言上,永远别想占恶人的便宜,”继而哈哈大笑了结。
我很喜欢这种逗乐的方式,不是仅仅因为他满足了我的虚荣。
我认可的是在逗乐时候的适时而止,而不是一旦语言下风之后便继续纠缠,最后把很有意思的话题变得没有意思。
我不认为海涛语言上处我下风,不过是他习惯谦虚而已。
我经常别被人噎得喘不上气,但是我会运气自嘲或者哈哈大笑以赞赏对方结束。
十几年前,我们的前台秘书小刘见到我问:“吴律师忙吗?”
“不忙,人家都说小流氓(小刘忙)啊,”我戏谑的回复。
“我也听说无业流氓(吴也流氓)呢。”
这个对答,让我大笑之后佩服了十几年。
前些年,我在打印室里看到我们的一个秘书穿着有些怪,我顺口称赞了一句:“土鳖!”
“干吗把您的小名告诉我啊?”秘书问。
我差点被噎死,我哈哈大笑,并佩服了好多年。
不好意思,说着海涛又扯到了我,这更加证明,海涛是一个谦虚的人,我不是一个谦虚的人。
海涛还有很多优点,不说了,优点说多了,就不像人了。
好了,切海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