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乱语推杆(五)

(2011-04-25 09:52:24)
标签:

杂谈

乱语推杆(五)

 

关于推杆的事情,我写了不少,一是觉得推杆很重要,二是发生在推杆上的故事的确很多。

 

再次解释一下,我从摸杆到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自己认为还是一个新手。再过几年回头看看,一定会觉得自己的那些观点很嫩很嫩。

 

谢谢各位前辈和高手的包容,没有很用力的拍砖。很多评论我都没有回复,一方面不想因为自己的错误进一步误导比我更新的新手;另一方面,就是自己认识的浅薄,没有办法回;还有就是,最近的确有些忙,挤出一些时间,也就是发发博而已。

 

再次感谢并抱歉。

 

关于推杆,我一直忘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就是去年我在华堂参加一个招行的邀请赛的时候,一个老兄带了三只半推杆,形状差异很大。

 

他解释说:一个是用来长推的,一个用来中推的,一个用来短推的。还有半只,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还有一种叫切推杆,在果岭附近用的。

 

那只切推杆,去掉其一半切的功能,所以我管它叫半只推杆。

 

当时觉得有些好笑,现在想来,那哥们一定是一个极其重视推杆的人。我不知道,他的总杆数不超过十四只,算不算违规。

 

当然,为了物尽其用,那哥们每次都需要三推以上。

 

前些日子,在翡翠湖,同组的一哥们,球在果岭外弹了一下,落在果岭环上。球上面有一团泥。旗杆插在很下坡的位置上,他一个长推,将球推到了将下坡又没有下坡的位置,小球上的那一团泥很显眼,但是他没有动球,又直接推了一下,小球没有进,但是停在了洞口。

 

在果岭环上不能擦球我是知道的,但是一推之后,他为啥不擦,我有些奇怪。我问她的球童,为啥不帮他擦球。球童说,他不让擦。

 

我明白了,那是一个很大的下坡,球位很不好,直接推进的可能性不大,一旦不进,必然下滑到洞杯之下好几码的位置,甚至滚出果岭。

 

小球是靠着那粘挂的泥土停下来的。当然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违规,我只是敬佩他的心思和经验。

 

我现在打球,只用Titleist Pro-V1系列的球。之所以用这个,和推球有关。

 

一个高手告诉一个哥们儿(李胖子)的哥们儿,我的哥们儿的哥们儿告诉了我的哥们儿,我的哥们儿又告诉我,说:Titleist Pro-V1那个球,在设计上,自身有两条线,一条是慢的,一条是快的。具体哪个快,哪个慢,哥们儿没有告诉我。

 

我听到这个说法之后,我琢磨了一下,我认为那是讹传,我当时想的是如果有两条快慢不同的线,那球的重心一定不是放在球中心了,或者那个球的设计有些像赌场老千用的那种灌铅的骰子。

 

今年开春之后,我才明白了那种说法的道理,并且我深信不疑。

 

所有的高尔夫球上都有那些密密麻麻的涡槽,我不知道是不是叫涡槽。

 

我操,我真的差一点打成了“我操”。

 

在Titlist Pro-V1这个球上,印有“Titleist”处的那条线是从不规则的涡槽中穿过的;而印有“ Pro-V1”的那条线,却清楚地是从两道并排的涡槽中间的那个鼓起有些陡峭锋利的骨线上走过的。

 

发现了这个,那种说法自然就得到了印证,我确信,在一个很平滑的果岭上,两条线的走行速度和走线大小是有些差异的。

 

由于“Pro-V1”那条线是在骨线上的,如果在一个玻璃上或者木质的桌面上排放,想让这条线居于中央是不可能的,要吗自然偏左,要吗自然偏右。

 

我试验过,在一个稍稍倾斜的桌面,那条线如果偏左,球会向左滚动,相反,则向右滚动。

 

当然,果岭没有玻璃和桌面的硬度,我们想把“Pro-V1”摆放在中间,很轻易。

 

所以我认为,在比较光滑的果岭上,如果码线,让“ Pro-V1”那条线稍稍倒向中心偏左的位置,正常推杆,球会推出左转线,相反,则会推出右转线来。

 

同样,把“Pro-V1”摆放在中间,球会滚动的很流畅。然而沿着“Titleist”那条线,小球则会相对有些走形迟缓。遇到下坡有线的果岭,表现则更加突出。

 

乱语推杆(五)

 乱语推杆(五)

最后在说一下,推杆姿势千奇百怪,比如我喜欢在摆线的时候,食指和中指并拢,指向前方,这个方式不一定有什么实质作用,不过是一种习惯和暗示而已。一旦被纠正或被嘲笑而改变,还是对我挺有影响的。

 

所以我说:只要他不是中指朝前,做出FUCK状,请您不要纠正他。

 

当然,如果有人非要站在您的推杆延长线上,建议您可以用用那个FUCK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