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小记(二)
标签:
杂谈 |
写完《登山小记》的开篇,到现在已经有好三周了,中间三周连续登山,不是没有的可记,只是有些犯懒。再就是女生队伍极不稳定,这周来了,下周又不来了,更有的说因为来了所以不来,搞不懂。其中持之以恒者只有台瑞斯(不知道其英文名字怎么写)、梁淳蔚和本人。说起特瑞斯这厮,开着一个大卡宴,酒后驾车单单就撞上了我的车,可恶!其它的都不多说了,就讲讲2月8日这次登山吧,附带再说一句:由于资深登山发烧门领袖吴琥的屈尊加盟,竞天野爬组已经正式更名为竞天登山队(此次在山上遇见了西红柿队、茄子队以及肉夹馍队,我觉得竞天登山队的名字有比较进一步更名)。
这次登山的重要意义在于成功了完成了从箭扣到慕田峪迂回穿越,完成这个穿越有两个因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一是,台瑞斯提前定了一辆大车等候在慕田峪等候,因为从我们下山的地方到上山停车的地方需要驾车一个小时的路程;二是,因为走错路的原因,登山队员在山下的丛林里做了两个小时的热身活动充分的舒展了筋骨。
在往慕田峪进发的过程中,惹人注目的是梁淳蔚的莱卡胶片照相机,每当遇见生人经过,梁淳蔚都要摆足姿势,手动对焦,手动过卷,然后按动快门,引来路人驻足询问,在数码相机已经流行的现在,有一人不拒繁琐,死扛着一部胶片机确实有些另类。每当路人问起,我总是上去解释:别小看这个相机,机身价格相当于豪华夏利,镜头价格相当于另一部豪华夏利,说白了就是发烧,换句话说就是犯病。其实发烧本来就是犯病。路上我们一边眼馋一边嘲讽小梁拖着发烧的病体,抗着两辆夏利登山。
台瑞斯的夫人经常摔跤,大概摔了四次之多,每次摔成不同姿势,自然优美并且很实在,遗憾的是每次都爬起的很快,让我无法抢到那美人摔的照片来。
关于其他事情,大多不需记录,有些可以一笔带过,那些可以一笔带过干脆忽略不计了。值得本文着以重墨大书特书的应该是我们这个登山队里的一人的令人咂舌的表现了,严格的说应该是表演。为了避免该人不好意思,在此隐去真名称之为无岩。
在一个非常惊险叫做铁梯的地方,聚集了很多人,我们赶到时候据说已经堵塞了一个多小时。该处只能容身一人上下,是连接箭扣和慕田峪的必经之道。一个悬空的铁梯,梯子的最下端像从坍塌的岩浆中拔出一样,在其两侧尾端分别遗留下两个不规则的石墩一样的东西,此下完全悬空,有十余米的深的山谷,石墩上部一米高左右才是第一个可以攀援的横梁。在我们之前是一个叫做茄子的登山组织,该组织一行八人,装束十分专业,相互协作十分娴熟,每人都是相互鼓励着或者被托扶着攀到铁梯的右侧,一步一步的攀爬倒脚,在过接近第一级横梁的时候,左脚轻轻踏上,换手抓住上一级横梁,然后在小心翼翼迈动右脚。其中有一个勇猛魁梧的大姐在上面接应,有几次还动用了专业的绳索。我们还看见他们好几次由已经上去的人扔手套下来,据说没有手套,在攀爬过程中手会冻僵而无法抓牢可抓之处。
茄子队的攀爬过程,让我们心惊胆战起来,走在最后无岩小腿明显地颤抖。
吴琥为了确保安全,决定卸甲轻身攀援,等大家经历万般辛苦登上之后,只留下了无岩和吴琥20多斤重的行囊。凭着无岩孱弱的身躯,试着两次想把吴琥的行囊传递到上方都没有成功。这时就见无岩身背自己的重达20斤重的背包,右肩斜跨着吴琥的背包,一步跨上了右侧的岩壁,一个换手,左脚踏上了铁梯左下的石墩,右脚直接踏上第一道横梁,几个起落已经到了顶上。据在场人员判定,用时不足7秒。
小梁和他的两部夏利
荒山美食(据说是西红柿组织的)
荒山美食之截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