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东言东语
东言东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82
  • 关注人气:7,06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轻应用,是否能赢得未来?

(2013-09-05 13:52:53)
标签:

轻应用

评论

it

分类: IT评论
      轻应用不是个新东西,HTML5已经喊了很多年,UC也不遗余力的推了很多年,但是未见起色。但是近一年来随着微信公众号的兴起又激发了不少开发者的兴趣,今年百度世界更是以轻应用为主打,为轻应用摇旗呐喊,又拨动了一把开发者尤其是那些长尾的开发者们的心弦。之前很多轻应用评论聚焦于百度本身在APP分发和轻应用两种模式的战略布局,而笔者更有兴趣的是,回归到轻应用这个模式本身,它到底有没有未来?

 

一、轻应用的本质:站在巨人肩膀上

WEB能越来越成功,与浏览器的强大分不开,这意味着浏览器能成为一个事实上的应用容器,这样人们只要下载一次浏览器,就不用再下载其他应用。另外,WEB的成功还与整个生态分不开,整个WEB应用从终端、到网络、到服务、到应用开发支持有非常完善的产业链,这样的协作,让应用开发门槛降低,让效率增加,成为了最优解。

轻应用的本质也是如此,在底层操作系统之上,增加一个类似浏览器的框,在这个框里,再次把能力进行包装,实现了客户端的轻。

轻应用对于开发者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

      1、应用开发门槛更低:不再需要多个平台的开发投入,不再需要准备大量的机型测试,只要有想法,不需要太多技术就可以迅速提供应用。例如公众号,我只要会写文章,简单编辑一下,就能提供类似新闻APP般的应用。

      2、更专注内容和业务:由于极大的减少了重复劳动,开发者可以把重心放到内容和业务上,更关注解决什么问题,而不是如何开发。

      3、相对更平等的被发现:想想现在挤破头上榜的成本,想想积分墙的背后。应用市场的模式决定了高昂的分发成本。而轻应用模式下,由于数据更加的公开,好的业务和内容更容易被发现。

      4、用户能接触更多应用:在下载模式下用户不可能样样都尝试一下,即使好奇心很强,流量和存储也伤不起。而轻应用模式下用户尝鲜的机会成本几乎为0,应用的使用将更加的长尾。

 

但是单靠开发者的热情是不够的,如同WEB的发展需要统一的标准和强大的生态那样,轻应用也需要,可惜目前HTML5虽然是标准但并不够,于是业界的大佬已经开始按耐不住开始营造自己的轻应用生态了,这意味着,开发者做轻应用,首先需要选择站队,看你站在哪个巨人的肩膀上。

 

二、轻应用生态之争

目前国外在轻应用上似乎也没有形成太多可借鉴的地方,国内倒是形成了百度、腾讯、阿里(UC)三个最主流的轻应用群,那三个生态怎样呢?

从入口平台上看,腾讯微信装机数量最大,这也是为何如此多公众账号趋之若鹜的原因,但是微信不算纯轻应用的平台,还要兼顾其他的功能,但这既是问题也是优势;而百度在轻应用的布局上潜力可能更大,搜索和地图天然的是轻应用的载体,而流量也同样巨大,对长尾开发者相当有吸引力;UC在浏览器上耕耘得很深,对体验和转换有独到,但是整体气势上弱些,它培育了很久的生态都未有太大起色。

      从轻应用能力提供上看,百度平台资源相对更全和更开放,无论是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还是基础云资源,技术储备丰富,最近还上了百付宝,也是走全能力的路子;腾讯也是能力超全,不过宝贵资源目前控制得还比较紧,公众账号正常渠道拿到的接口不算丰富,自定义菜单也曾经很难获得;UC可供开放的资源较少,不过有阿里在后面撑着,后手也不少,尤其是高德、微博和淘宝商家的资源,一旦导入潜力无限。

      从轻应用的发现方式上看,百度号称要破壳搜索,因此更强调对应用内的搜索,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事情,尤其是对长尾应用而言,可以获得更加多的关注; 而腾讯的发现目前还是有些令人沮丧,只能靠内容商自己去推广,不过好在还有很多第三方的微信公众号导航;UC的应用发现一般,主要还是提供类似网址分类导航式的模式。

      不管怎么比,可以预见的是,随着BAT三家都开始加入战局,优质轻应用的争夺将加剧,对第三方应用的支持必然会越来越好,谁才能构建好生态,最终赢得入口之战。

 

三、轻应用的前景

生态已经搭建了,筑巢是否能引到凤,关键还是看最终用户受不受用。虽然轻应用有几个NATIVE APP所不具备的杀手锏,包括无需下载安装、实时更新升级、能够轻松跨平台等,但是仍然面临几个问题:

1、使用的感知还是不足:我个人感觉网络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记得当年PC网络上网速度还是56Kmodem的时候,还很流行用CTERM之类上BBS,因为打开图文丰富的WEB太慢。现在也一样,如果要做到和Native类似的感知,那么页面切换一定不顺畅。

2NativeAPP更适合于手机场景式应用:轻应用要能热起来,需要大家一打开手机,首先进入的就是某个框,就如同我们打开电脑,基本第一个打开的就是浏览器。但实际在手机应用中,大家是按场景来使用的,比如在路上可能打开地图,在等电梯可能打开新闻,在无聊时打开游戏,在饭点的时候打开团购,在出门时看看天气,在等人时打开微信。。。。而在pc上,可能都是打开浏览器。

3、轻应用本身也和在手机上用web浏览器直接浏览网页有竞争:大部分轻应用还是以内容为主,真正要调用本地设备能力的不多,而现在越来越多网站都针对移动设备有做优化,如果轻应用没有突出的优势,那么干脆就WEB好了,当然优化过的WEB也可以认为是广义的轻应用。

 

因此,即便有很多大佬的推广,即便有很多好处,在入口尚未尘埃落定之时,应用开发者仍然希望通过APP占据某个生活场景的入口,短期内轻应用能走多远不好说,不过公众账号的大热可以看出轻应用还是会占据一定空间,也就是有人总结的,Native APP更适合于高频应用,而轻应用更适合于低频应用。

 

不过,对于未来,随着人机交互能力的提升以及网络带宽的增加,轻应用这种模式一定会逐步从目前的边缘进入主流,而具体的形式我觉得会和现在不同,产品形态应该是更接近于将场景交互、应用搜索、应用提供融合一体的形式,目前已经有类似的形态:

第一类是语音助手类,比如Siri、百度语音助手、讯飞点点,当用户问某个问题比如天气或者航班,这个入口框就搜索相应的应用,并把应用内容直接嵌入到入口框中。

第二类是位置服务类,比如百度地图中的“附近”,当用户在某个位置,这个入口框搜索相应的团购、酒店、打车,将应用内容统一嵌入呈现。

第三类是扫描图像类,比如Google Glass或者微信5.0中的扫书扫街景,也就是以识图为基础,搜索和某个特定图相关的应用,并将结果统一呈现。

 

也就是,如果在移动终端这个小小的输入不便的设备上,能够解决更自然的入口、更准确的直达用户所需的应用、更开放的应用开发者生态以及更快速和更廉价的无线带宽,那么轻应用就有戏了。


----------------
东言东语:关注互联网趋势,独到分析解读,每次阅读都有启发。
微信号:dongyandongyu001
微博:@silverlio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