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东言东语
东言东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82
  • 关注人气:7,06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向共赢:OTT收费模式之思考

(2013-04-11 09:35:28)
标签:

ott

收费

it

分类: 时评
    本文已经在虎嗅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http://www.huxiu.com/article/12783/1.html

    最近微信收费事件过度的被解读、文章过度泛滥,平心而论,没有谁好谁坏,运营商也好、工信部也好、腾讯也好,都是有不同利益诉求而已。在商言商,逐利是企业共同的特质,运营商也是,互联网公司也是,没有谁是慈善家。只有产业界和用户达到一种共赢的平衡,才能健康的发展,最终每个人才会享受科技带来的好处。而对于运营商来讲,如果在OTT业务的大潮下没有任何的利益诉求的话,何以有动力面向OTT业务优化网络,最终用户何以享受更好的业务体验? 
    因此,带情绪的争议是没有意义的,寻找产业链的共赢才是建设性的和有价值的,就如同过去互联网领域的探索一样。
 
     一、OTT业务的四种收费模式之分析
    OTT是否需要收费已经有很多文章讨论,笔者不再赘述。这里做个极端的假设,语音和短信全部OTT了会怎样?对于运营商来说传统语音、短信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如果全部OTT了从OTT流量部分未必能补回来(几十条微信的流量价钱才相当于一条短信),但是合理的建网和维护成本以及不断升级(4G)是需要靠足够收入来支撑的,因此最终博弈一定会以某种新的模式来解决,否则投资收益比不足,谁愿意做管道,谁又可以做得好管道?。
    对于运营商来说, 可能的模式大致有以下四种:
    1、 促使客户使用大流量套餐:例如原来的套餐是语音、短信居多,未来提供以流量为核心的套餐,但前提是大流量,否则无法补回语音和短信的损失。
    2、 最终用户按OTT业务收费:运营商和OTT企业合作,客户缴纳月功能费,包含所有此类业务流量,运营商和OTT服务商进行收入分成。
    3、 最终用户按OTT流量区别收费:根据不同业务对流量进行区别定价,比如区分OTT视频、OTT语音、普通信息服务等,运营商和OTT服务商进行收入分成。
    4、 对OTT服务商后向收费,OTT服务商自行决定是否向最终用户收费:运营商对最终用户不收费(甚至对流量都不收费),但对OTT服务商收费,OTT商通过前向或者后向方式的“互联网式”商业化手段解决成本问题。。
    笔者看来,模式1是目前运营商必定会采取的,也是一种顺应潮流的共赢做法。对于最终用户来说,实际投入变化不大,但是业务体验升级了,可支配流量增加了,一定程度还可以促进OTT服务使用量的增长,进而一起合力做大移动互联网蛋糕。这会是未来的主流模式,运营商也必定会朝流量型网络管理、流量型业务过渡。
    模式2和模式3是过去封闭式环境下的有效商业模式,也是近期大多数文章所担忧的“双重收费”模式,因为最终用户感觉多收了一块费用,所以推出的可能性不大,而且还有很多问题难以解决,比如如何界定哪些业务采取此模式,微信这样收费那微博收不收费,米聊、line收不收费?不过不排除一些强势业务采取这种方式,以功能包流量(使用某OTT不计流量,仅收月功能费,甚至还打包送语音和短信套餐。国外有运营商采用这种方式,用户可以选择是否使用。),对最终客户来说,未必增加费用,而对于运营商和OTT服务商来讲,也形成一种合作共赢关系。
    模式4是一种在运营商领域比较新、但在互联网领域常见的方式。大家使用百度搜索是免费的,但百度给广告商带去了流量,百度对广告商收费。运营商也一样,运营商对最终用户使用OTT业务不收费,但对OTT商收取费用,OTT商通过其他业务创新获得收入,形成共赢。

    二、OTT后向收费模式带来的创新
    其他几种模式都相对成熟,笔者对模式4比较有兴趣,这会带来什么样的业务创新呢?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1、 增加了OTT应用的免流量费体验的推广方式
    当前移动互联网上的APP层出不穷,哪些好用哪些不好用,下了才知道,用了才知道。但是鱼龙混杂的应用会消耗用户的流量,如果OTT服务商愿意为流量买单,客户可以免流量费下载和试用。这有助于提高门槛筛选浩如烟海的应用,这就如同经济学在分析消费者为什么愿意购买打广告的商品一样,因为付出了成本之后,服务商更倾向于做更好的产品或者对自己的产品更有信心。
    2、 增加了优质OTT服务的盈利模式
    目前移动互联网的APP应用逐步走向免费,商务模式接近互联网,而OTT后向收费模式可能会增加OTT服务一种新的盈利模式,例如微信,腾讯可以提供免费版和收费版,免费版由客户自付流量,收费版则由腾讯支付流量,由于服务公司是批量购买流量,其单位流量费用更低,对于长期使用的客户,选用收费版付出的流量费可能更低。也就是说腾讯聚拢微信用户批量向运营商购买流量,用户使用微信时不需向运营商再付费。单个用户的议价能力显然与腾讯聚拢数亿用户之后的议价能力不能比。
    3、增加了传统企业为其客户流量买单的模式
    现在大量的企业已经开发了移动客户端APP,提供给用户进行自助服务,以及提供更多有价值的CRM(客户关系维系)服务和营销推广的功能,例如券商、银行、汽车等传统企业,可以为其用户购买下载和使用这些APP的流量,为最终客户节省了费用,实际也为传统企业节省了大笔的实体服务费用,形成共赢。这与免费800客服电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回到文章开头,冷静下来看,产业链共赢,一起做大蛋糕才是方向。虽然笔者的很多设想离实际还有相当的距离,但是,谁又知道,未来会不会就是这样:我们用着免费的数据网络,用着收费或者免费的OTT应用,运营商们则与OTT商成为合作关系?

关注新浪微博 @silverlio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