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正逢工作的三年之痒,似乎各方面都还不错,有荣誉、有改变,但未想到由此获得的新选择后,又遭遇瓶颈和失望。不过这一年中,生活是美好的。
一、春节的阳朔、荔波
第一次自驾出游,就跑了很远,拉着一家大小,独自一辆车,翻山越岭,跑到了贵州。自驾的乐趣在于自由自在,阳朔给我们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途中的小城美食每每回忆起来都让人咂舌。
具体的之前已经回忆,就不再累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f96300100audp.html
二、2月里的庐山
去庐山其实是奖励。
去庐山先去南昌。南昌感觉是一个很灰暗陈旧的城市,在初春里显得阴暗潮湿。城市不大,印象中过了一个什么桥,桥上有猫的雕塑,好像意味着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城市的中心是八一广场,广场本身我并不喜欢,不过附近有不少小吃,其实也不算小吃,就是居民们日常要买的各类卤食,相当的美味。
滕王阁就在住的酒店附近,在江岸边,外观还是不错的,七八层楼高,可惜完全是后来重建的,里面也没有什么可以在展示的了,站在阁里眺望赣江,由于水量非常少,也毫无雄壮澎湃之感了。
在酒店的时候,倒发现不寻常的事,很多老外,全是一对对的,全都带着童车,全都带着中国的小女孩,后来在回广州的飞机上也发现大量的这样的老外,据说都是来南昌领养孤儿的,而且孤儿都以女孩为主。过了一两年后在报纸里面还看到每年中国有大量的女孤儿被美国人领养,大部分都出自南昌。
去庐山的时候,一直在下雨,越上山,雨越大,到了后来便下起雪来,相当的湿冷。汽车爬庐山也得很久,据说要绕99个弯,我真的相信。一路颠簸后到了一个庐山上的小镇,小镇上有一家电影院,据说是多少年来只放一部电影,《庐山恋》。我从来没看过,也许不是那个时代的人,我对此一点感觉没有。
庐山一直在雾中,难怪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庐山的一座座墨色的山峰在浓浓的白雾中若隐若现,与中国古典的山水墨画非常的神似,充满了禅的深意,这也许就是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都喜欢庐山的原因吧。
漫步在庐山中,到处都湿漉漉的,雨点时大时小,这样的雨天游客非常少,有时甚至感觉就只有我们一队人马。仙人洞其实是很无聊很小的一个凹洞,由于诗句而闻名。庐山上的瀑布其实也不大,但也相当的精致轻灵,一注清水从高处的岩石上倾洒下来,落入几米见方的潭中。当然,庐山更多的不是景,而是政治人物的遗迹,香庐就是最有名的,香庐并不是很大,不是很奢华,但是却显得清秀,在这青山之中能静静的与山林共呼吸,也是一种逍遥。
除此之外,也没有太多的记忆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