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片《花木兰》风靡美国(1998年)

标签:
古调新弹历史回眸花木兰动漫家居 |
分类: 海道掠影(调文录) |
动画片《花木兰》风靡美国(1998年)
古战尝腾飞的巨龙及悠远的东方文化,令1998年6月的美国影坛叹为观止。这就是迪斯尼公司推出的
动画片《花木兰》(“Mulan”),无数美国观众在接触这一可歌可泣的中国古代传奇之际,也领略并
惊叹影片展示出的古老中国文明的辉煌。
光,将中国千年来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蜕变为具备一切要素的流行文化,得以风靡美国。
万美元的悬疑科技片《X档案》。它是迪斯尼以往5年所制作的电影中“口碑最佳”的一部。事实上,
《花木兰》首映三天的票房超过了1997年7月推出《大力神》和1996年6月首映的《巴黎圣母院的驼子》
。从东岸的纽约大都会,到西岸的旧金山湾区,《花木兰》首映的周末在家家电影院引发了排队的长龙,
刚刚放暑假的中小学生和成人们蜂拥而至,竞相先睹为快,“木兰!木兰!”的惊呼声不绝于耳。几乎
90%的观众都对这部新片给予高度的赞赏,儿童们看完后则大都兴奋地表示还想再看——马上再看。
《花木兰》的魅力与轰动效应于此可见一斑。
年制作首部动画片《白雪公主》后的第36部动画片,并且是第9部以女性为主角的迪斯尼动画片,更是迪
斯尼第一次将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变为当代流行了电影与娱乐文化的本身,硅谷的主流媒体《圣荷西水星报
》称:
“在美籍中国人适应主流社会150年以后,动画片《花木兰》代表了主流社会发现可从中国文化中汲取一
些东西。”
获创作的灵感、素材是大有裨益的,这不仅使影片制作更富有历史、文化的底蕴,其神秘的传奇性、生动
性也使许多迪斯尼动画片成为老少成宜的流行文化精品。这方面的实例就是《阿拉丁的神灯》、《美女与
野兽》、《狮子王》、《灰姑娘》、《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等一部部杰作,如今迪斯尼的眼光
又瞄准了中国,于是有《花木兰》风靡全美、中国文化为人津津乐道的现实。可以说中国古代传奇为迪斯
尼动画片注入新的活力与生命。
的玩具娃娃,都替换成了花木兰的可爱形象,这一波生意经其实又何尝没有文化渗透的因素及势必在少儿
中产生的潜移默化作用。
关颖珊由于她在滑冰界的杰出表现与美好形象在美国大众中深得人缘,也是不少青少年的青春偶像,迪斯尼以关颖珊的冰上花木兰形象为动画花木兰造势,确实高明得很。
木兰故里
在商丘市虞城县营郭镇,有花木兰祠为证。在京九铁路线上,有个虞城木兰站,不远处即为花木兰祠,是隋朝木兰故居所在地。祠始建于唐代,占地面积72000平方米,自南而北依次有大门、大殿、献殿、后楼和各院落,共有百余间。大门过道内,塑有花木兰的高大战马;大殿内,塑有花木兰戎装出征像和两侧侍卫;后楼塑有花木兰少女像、全家合欢像;祠殿内外,有历代官吏、名人赞美花木兰的撰文、题诗、书画等碑刻十余通。如唐代杜牧诗:“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佛云堆上祝明妃。”可惜,原祠毁于1943年一场战火,近年重修,尚有清代祠碑保存完好。
木兰葬于延安,圣地有胜迹。木兰家住延安城南万花乡花塬头村,为花姓,北魏人。死后葬于村旁山上,称“花家陵”。皇帝还派人送葬,墓下有石阶,两旁分列石人、石马、石狮、石羊。1984年,在延安万花山修复了木兰陵园。该园雕梁画档,典雅壮观,依山建有墓冢,石碑上刻有舒同所书的“木兰诗”、“花将军墓”,以及白居易、杜牧等著名诗人歌颂花木兰的诗词。园内遍植木兰喜爱的牡丹花,塑有木兰戎装石像,跃马横剑,逼真再现了木兰当年的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