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史回眸:法国画家梵高诞生(1853年)

(2008-03-31 14:03:10)
标签:

我记录

我的事业梦想

人文/历史

梵高

艺术赏析

文化

分类: 海道掠影(调文录)
 历史回眸:法国画家梵高诞生(1853年)
法国画梵高诞生(1853年3月30)
--------------------------------------------------------------------------------
 
     梵高(1853—1890),法国画家,1853年3月30日诞生于荷兰的一个牧师的家庭。10岁时开始学习写生,临摹石印画。中学毕业后曾先后当过店员、商行职员、教师等职。
    他的画,以劳动人民为主题,他画农村农民的贫困生活,城市工人的艰难工作以及其他劳动人民的情景。他的画,开始时用色较暗,这是以生喻死的象征。
    1886年,他到法国巴黎以后,受到印象画派和日本浮世绘的影响,采用点彩画法。后期的创作具有浓烈的人情味,也出现了强烈而明朗的色调,他的画风,被表现派等画派所取法。梵高画画不为名利,他在世时并不走时,又受到旁人的非议。
    1890年7月,他的最后一幅画《保罗博士》问世,这是一个与他同样消沉、矛盾的人物。
    过了几天,梵高痛苦地自杀,在1890年7月29日离开人间。
历史回眸:法国画家梵高诞生(1853年)
历史回眸:法国画家梵高诞生(1853年)

梵高油画选
  Girl in White in the Woods

  文森特·梵高__(Vincent Van Gogh,1853-1890)

  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

  他摒弃了一切后天习得的知识,漠视学院派珍视的教条,甚至忘记他自己的理性。

  在他的眼中,只有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他陶醉于其中,物我两忘。

  他视天地万物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用全部身心,拥抱一切。

  梵高很晚才作为一位极具个性化的画家而崭露头角,距他去世时只有八年。

  梵高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正规的绘画训练。为弄到画布、油彩和画具而日复一日地奔波劳碌,精神上也不断处于矛盾的状态,为追求艺术的完美而承受着压力,这些即使不是他后来罹病的直接原因,也给他的生活悲剧埋下了种子。

  梵高着意于真实情感的再现,也就是说,他要表现的是他对事物的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视觉形象。

  梵高把他的作品列为同印象主义画家的作品不同的另一类,他说:“为了更有力地表现自我,我在色彩的运用上更为随心所欲。”其实,不仅是色彩,连透视、形体和比例也都变了形,以此来表现与世界之间的一种极度痛苦但又非常真实的关系。

  梵高是一位具有真正使命感的艺术家,这也是自称表现派的艺术家们共有的特性。梵高在谈到他的创作时,对这种感情是这样总结的:“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由于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溃了;不过这都没关系……”.

  梵高从来没有放弃他的信念:艺术应当关心现实的问题,探索如何唤醒良知,改造世界。

  梵高自杀年仅三十七岁,作为一位艺术家,直到死前不久他才以其震憾人心而富于想象力的绘画赢得评论界的赞扬。

  梵高死后不出几年,一些画家就开始模仿他的画法,为了表现强烈的感情,可以不对现实作如实的反映,这种创造性的态度被称作表现主义,并且证明是现代绘画中一种历久不衰的倾向。

 历史回眸:法国画家梵高诞生(1853年)

历史回眸:法国画家梵高诞生(1853年) 05年于苏州得阅
历史回眸:法国画家梵高诞生(1853年)
历史回眸:法国画家梵高诞生(1853年)

解读梵高
  梵高是用色彩与人直接对话的.严格地说,他的画不是供人欣赏的,你无法长久地注视着它,否则你就会很快到昏厥过去
,甚至会摧毁你脆弱的神经.梵高在用他那惊心动魄的色彩,带领着人民去做一次精神上前所未有的探险.  
 
  没有谁能够像梵高那样对生命爱的死去活来,像梵高那样面对世界的残酷和人情的冷漠毅然选择了色彩,并且为了那一抹
色彩而作生命的大逃亡,将自己隐秘在一片凄风苦雨的瓦砾中,一片古老的玉米田里,作为一名艺术的游牧者,在凄风苦雨的黑夜里行走.梵高喜欢在黑夜里做画.为了照明,他在帽檐上扎满了一根又一根点亮的蜡烛.他的画布经常出现在狂野的天空,略带疯狂的月亮在灼人的血光中旋转,摇晃,如同他踉踉跄跄的生命之旅.他的一生都没有找到最终的归宿,尽管他在临终
前非常吃力说的最后一句荷兰话"我希望现在能回家!"  
 
  似乎有点残酷,梵高终于没有回"家",他长眠在异国他乡.    
 
  梵高无疑创造了一个惊人的世界,然而,这个世界不是他的全部作品,而是他的生命本身.他用色彩涂抹了一条朝圣之路
,并且告诉我们:在艺术和生命的迷人领域里追寻真谛,除了受苦受难,此外别无他途.

 历史回眸:法国画家梵高诞生(1853年)

历史回眸:法国画家梵高诞生(1853年)

?/P>

凡高一生历史年表
3月30日  文森特·凡高 (Vincent Willem van Gogh)出生在荷兰南部布拉班特省 (Brabant) 的尊得特Zundert.
父亲叫西奥多卢·凡·高 ( Theodorus van Gogh )是当地牧师,母亲叫安娜·科尼莉亚( Anna Cornelia)。
凡高是他们第一个养活的孩子。

1857(4岁) 凡高弟弟 提奥(Theo van Gogh)出生
1861(8岁) 进入小学读书
1869(16岁) 经由画商叔叔介绍,进入巴黎古比尔画廊海牙分店工作
1873(20岁) 5月 转到古比尔公司伦敦分店工作
1874(21岁) 7月 向房东女儿求婚失败,受到极大打击
1875(22岁) 5月 转到巴黎古比尔总店工作
10月 父母搬到埃顿
1876(23岁) 4月 被古比尔解雇
1878(25岁)  7月进入布鲁塞尔传教士学校学习宗教,但没有取得毕业任命书
12月 毅然前往比利时矿区博里那日从事牧师工作
1879(26岁) 由于工作过于热情,被教会解雇
1880(27岁) 10月前往布鲁塞尔(Brussels)学画。留有美术学院的入学纪录,详细情况无法考证
1881(28岁) 4月 返回埃顿,爱上刚刚丧夫的表姐凯(Kee Vos-Strickeer),担又被拒绝。
来到海牙,在已成为画家的表兄安东·莫夫(Anton Mauve)家学画。
1882(29岁) 与莫夫绝交,生活陷入困境。

历史回眸:法国画家梵高诞生(1853年)
历史回眸:法国画家梵高诞生(1853年)历史回眸:法国画家梵高诞生(1853年)
历史回眸:法国画家梵高诞生(1853年)

梵高        《星夜》

       名画《星夜》由梵·高于1889年在法国南部治病时创作。画中山村之上狂怒不安的夜空中有漩涡状星云扫过,蓝色环戒般的外光与核心的黄光,组成了一幅天景奇观。这幅油画手法大胆、想象奇特,被视为梵·高最具风格的代表作之一。《星夜》的精华之处在于对漩涡状星云的描绘,这与100多年后的太空观测取得了奇妙的一致。

下载地址:http://blog.yb023.com/uploadfile/200711923399209.wma VINCENT(星夜)Starry, starry night 繁星之夜 ,   Paint your palette blue and gray 星空在你的画板照得灰暗幽兰, Look out on a summer's day 某个夏日, With eyes that know the darkness in my soul 你用洞悉我灵魂深处的双眼,   Shadows on the hills看到山上的阴影 , ketch the trees and the daffodils画上树和水仙花, Catch the breeze and the winter chills 捕捉微风和冬天的寒意 Incolors on the snowy linen land 亚麻色的大地覆盖着积雪 Now I understand 现在我明白了What you tried to say to me 你想对我说什么And how you suffered for your sanity 你如何承受天赋的折磨 And how you tried to set them free 你如何试图释放你的才华They would not listen; they did not know how 他们不听,他们不曾知道 Perhaps they'll listen now 也许现在他们听           Starry, starry night繁星之夜Flaming flowers that brightly blaze耀眼的花朵闪烁光芒Swirling clouds in violet haze 流转的云朵散发紫罗兰的朦胧Reflect in Vincent's eyes of china blue在文森特中国蓝的眼睛中闪耀Colors changing hue颜色在变Morning fields of amber grain 清晨琥珀色的田野Weathered faces lined in pain痛苦中风化的脸Are soothed beneath the artist's loving hand 在艺术家爱之手下减轻痛苦Now I understand现在我明白了What you tried to say to me 你想对我说什么 And how you suffered for your sanity 你如何承受天赋的折磨 And how you tried to set them free 你如何试图释放你的才华They would not listen; they did not know how 他们从来不听,他们不曾知Perhaps they'll listen now 也许现在他们会听For they could not love you 因为他们不能爱你But still, your love was true但你的爱是真挚的 And when no hope was left inside当内心再也没有希望 On that starry, starry night 在布满星星的夜晚You took your life as lovers often do 你像情人们常做的那样结束自己的生命   But I could've told you, Vincent 我本应告诉你,文森特This world was never meant For one as beautiful as you 这个世界从来就不象你一样美                                    Starry, starry night 繁星之夜

Portraits hung in empty halls肖像挂在空荡荡的大厅Frameless heads on nameless walls 无名的墙上挂着无框的头像With eyes that watch the world and can't forget凝视这个世界,难以忘却Like the strangers that you've met就像你遇见的陌生人The ragged men in ragged clothes褴褛的衣服粗鲁的人 The silver thorn, a bloody rose血红色玫瑰、银色荆棘 Lie crushed and broken on the virgin snow破碎地躺在无痕的雪地上Now I think I know现在我明白了What you tried to say to me 你想对我说什么And how you suffered for your ity 你如何承受天赋的折磨 And how you tried to set them free 你如何试图释放你的才华They would not listen; They are not listening still他们不曾听说 他们仍然听不到perhaps they never will 也许他们从未听说

历史回眸:法国画家梵高诞生(1853年)
历史回眸:法国画家梵高诞生(1853年)

“向日葵称得上是我的东西”-凡高

“我想画上半打的向日葵来装饰我的画室,让纯净的或调和的铬黄,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上,在各种程度的蓝色底子上......我要让这些画配上最精致的涂成橙黄色的画框,就象哥特式的教堂里的彩绘玻璃一样。”-凡高

历史回眸:法国画家梵高诞生(1853年)

1888年2月,已35岁的凡高从巴黎来到阿尔,来到这座法国南部小城寻找他的阳光,他的麦田,他的向日葵......凡高创作了大量描绘向日葵的作品。这幅是其中最著名的,现藏于伦敦国家画廊。凡高来到阿尔后,异常兴奋,创作真正达到高潮,甚至到了忘我的地步。他迷恋上了向日葵-一种表达太阳的另类植物。后来,凡高梦想建立“画家之家”(或说是“艺术家之家”,“南方画室”,也有书写成“友人之家”),在法国南部建立一个画家共同创作的“基地”,但响应者寥寥。后来,陷入困境的高更自愿前来与凡高同住,这使凡高非常感激,本性热情的凡高打算画一组向日葵来装饰“黄房子”(凡高在阿尔的住处,因被涂成黄色而闻名),尤其是高更将要住的屋子。而当高更到来的时候,也对这些《向日葵》表示了赞扬,有的书写道:“高更曾以赞扬的口吻说:‘对,这才是花!’”

历史回眸:法国画家梵高诞生(1853年)

“我越是年老丑陋,令人讨厌,贫病交加,越要用鲜艳华丽,精心设计的色彩,为自己雪耻......”-凡高

历史回眸:法国画家梵高诞生(1853年)

历史回眸:法国画家梵高诞生(1853年)

历史回眸:法国画家梵高诞生(1853年)历史回眸:法国画家梵高诞生(1853年)评论 ~~~

  “在《星月夜》中,他所看见的夜空就是一个奇特的月亮、星星和幻想的彗星的景象。它给人的感觉是,陷入一片黄色和蓝色的漩涡之中的天空,仿佛已变成一束反复游荡的光线的一种扩散,使得面对自然的奥秘而战战兢兢的芸芸众生,顿时升起一股绝望的恐怖。”--- [意] 利奥奈洛·文杜里 《从马奈到劳特雷克》


  “凡高的宇宙,可以在《星月夜》中永存。这是一种幻象,超出了拜占庭或罗曼艺术家当初在表现基督教的伟大神秘中所做的任何尝试。凡高画的那些爆发的星星,和那个时代空间探索的密切关系,要胜过和那个神秘信仰的时代的关系。然而这种幻想,是用花了一番功夫的准确笔触造成的。”--- [美] 阿纳森 《现代艺术史》


  “这幅星月之夜是凡高深埋在灵魂深处的世界 (宇宙进化) 感受...星云与棱线宛如一条巨龙不停的蠕动着。暗绿褐色的柏树像一股巨形的火焰,由大地的深处向上旋冒... 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回旋,转动,烦闷,动摇,在夜空中放射绚丽的色彩”---《世界名画与巨匠-凡高》


  “荷兰自古以来即有画月光风景的题材,但是能够像凡高般,把对宇宙庄严与神秘的敬畏之心表现在夜空的画家,却前所未有 ... 一方面表达高亢压抑的感情,另一方面画面构图又经过精确的计算。画中以树木衬托天空,以获得构图上微妙的平衡,从这点来看,就可明白绝非是光靠激情即可画出来的。”---《西洋美术家画廊-凡高》

 

  “摄人心魄的仍是打着大海一样旋纹的夜空,点缀其中的星星纷纷爆裂,宛如一团烟火;月亮在夜空灼灼闪光 -- 文森特又使出妙手,把月亮涂成了黄的。”

历史回眸:法国画家梵高诞生(1853年)

历史回眸:法国画家梵高诞生(1853年)美术空间

历史回眸:法国画家梵高诞生(1853年)

  1883年12月,已30岁的凡高来到双亲居住的纽南,在这里度过了两年。期间,他一刻不停地作画。他的画受荷兰现实主义画风的影响,画面深沉有力又极富乡土气息。这幅《吃土豆的人》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为完成这幅作品,他画了大量的习作,包括素描,速写,许多农民肖像,以及室内,手,瓶子,水壶等。其实只有凡高的话最能说明他创作这幅画的目的:“我想清楚地说明那些人如何在灯光下吃土豆,用放进盘子中的手耕种土地…老老实实地挣得他们的食物。” <br>“我白天画油画,晚上画素描,几乎整天埋首在绘画之中,我反复以这种方式画了30多遍…每天晚上在农舍的灯光下画画,几乎是夜色暗到调色板都看不清的时候才停止,这样我才能了解夜晚时灯光的效果…”这幅画作于1885年4,5月间,虽受现实主义影响,但他当然不满足荷兰精确写实的绘画传统,而他的目的在于用绘画传达其内

在感受。所以,有书上写:“《吃土豆的人》是凡高第一幅尝试用表现主义风格创作的画。”

历史回眸:法国画家梵高诞生(1853年)

历史回眸:法国画家梵高诞生(1853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