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淮安涟水安东今世缘水糕美食 |
分类: 家喻户晓涟水物 |
水糕·梅花糕
徐卫红
涟水的鸡糕非常有名,但那是用来做热菜的;小吃,有一种水糕,温酥软糯,入口别有滋味。
从涟水南门下车,对面的果品市场门口就有一个做水糕的摊点:一辆三轮车,地上搁一个炉子,这就是做水糕的全部家当。
三轮车上摆一块桃木板,板上,是从模子里磕下来的成品糕,白如凝脂,诱人食欲。
这种水糕呈“十”字形,大小如杯口——小吃往往就是这个样子,它只是让你的味蕾产生好奇,却不愿让你的食欲得到彻底的满足,所以讲究小巧别致——两块“十”字形的水糕摞在一起出售。
涟水水糕是用小米、粳米、糯米碾成的粉混合起来做的,它所重复的只是米的清香,为避免味觉上的单调,做水糕的师傅会在第一块水糕上放一点白糖和白芝麻。
白芝麻是炒香之后碾成末的,其实做水糕关键的并不是水糕本身,而是炒芝麻。它要求炒好的芝麻恰好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外皮开裂却不焦黄,胚芽酥脆却不泛油。这样的火候很难掌握,但是炒好的芝麻稍微冷却一下很容易碾压成粉,和白糖混合后是和水糕一样的白色。用小勺匀上去后,上下都是热腾腾的水糕,芝麻的香味才第一次被激发出来。
卖水糕的师傅长着满脸大胡子,本以为他粗鲁腌臜,谁知却心细如发:“水糕要趁热吃,如果一冷下来就会变老,而芝麻散发出的香味也不是它最初的味道了。”
——能把芝麻的香味分得这么细,好像也只有水糕了。
米粉是事先泡好了的,放在一个盆子里,它的标准是手握不溢水,手松不成团。
这样状态下的米粉填入模具,并不需要摁实,因为要让米粉有足够的孔隙,能够饱含热汽。
做水糕的炉子上是普通的水吊,上面的盖子是不用的,周围是一圈沙袋,如同女人们的坎肩。这种袋子可以很好地防止热量向外扩散——而模具是两个,圆形,正好可以重叠地塞进沙袋的空隙。下面的熟了,磕下来,填入新的水糕,再放到上面。如此循环,有条不紊。
这种水糕最适宜在寒冷的冬天食用,端一碟在手,身心俱暖,那种感觉,很容易让像我这样的失意人热泪盈眶。
淮安市区还有一种叫做“梅花糕”的小吃,用的是纯糯米粉,工艺也差不多,不过它是一个梯形的圆柱体,这种梅花糕不好加入白糖和白芝麻粉,于是在糕体上镶入六颗葡萄干,蒸熟后就成了梅花的图案。
暄软适度,葡萄干的酸甜和米粉的糯香结合得非常默契。
(转自2013年3月10日《淮海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