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看翁贝托·艾柯?

标签:
艾柯清单小说家都灵大学傅科摆 |
分类: 阅读书香 |
意大利人翁贝托·艾柯是文坛学霸、怪老头、百科全书式学者,集符号语言学权威、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评论家和美学家于一身。48岁时他出版的第一本小说《玫瑰的名字》,成为世界级畅销书,他本人因此晋升世界著名小说家行列。
最近,内地刚刚出版了翁贝托·艾柯的《植物的记忆与藏书乐》,8月出了他的《一位年轻小说家的自白:艾柯文学演讲集》,1月重出了他的第二部小说《傅科摆》。再往上推,是去年年底惊艳书市的图文书《无限的清单》。
本期“阅读”为你解读艾柯的N种身份及他的作品。
□戴维
A.拥有五万册藏书的爱书狂
与其恭敬地称艾柯为藏书家,不如叫他“爱书狂”。他在米兰的私人公寓收藏了三万册书,另有两万册在他乌尔比诺城外的十七世纪庄园里。其中有超过一千两百册是难得一见的珍本,譬如中世纪的神秘手稿。
对自己登峰造极的爱书癖,艾柯曾坦言:“我沉浸于人类对离经叛道思想的偏好中,因而收集的书,都是关于我本人不信的事,像炼金术、魔法、胡编乱造的语言。我有托勒密的书,没有伽利略的,因为伽利略讲的是事实,我更喜欢疯子学说。”
所以,在《其他及珍品书》一文中,“爱书狂”艾柯列举了一系列书中奇葩,比如有本写于1915年的书叫《德意志民族的巨大排便量》,说的是普通德国人比法国人每天排出更多的粪便,且气味更臭。还有一套莎赛尼翁先生在1779年写的长达1500多页的四卷本,题目叫《想象的瀑布、写作欲望的洪流、文学呕吐、百科全书大出血、魔鬼中的魔鬼》。与这些令人脑洞大开、血脉逆行的书相比,现在书店里那些温良恭俭让的著作真是弱爆了。
B.精通各种学术的博学大师
像艾柯这样精通各种学术,又能写出好玩文章的博学大师,当今世界不会超过5个。
2009年,艾柯受巴黎卢浮宫之邀策划展览,闲暇之余完成了一本关于“清单”的著作——《无限的清单》。这是一本非常好玩的天书(如果流落荒岛,可以考虑带上它),艾柯大力举荐了各种被忽视的日常清单,购物清单、遗嘱、菜单等在他眼里都上升为“文化成就”。而他列出的文化史上的清单就更多了:《伊利亚特》是“古今清单的开山原型”。为了表现希腊联军的浩大阵容,诗人荷马用了350节诗一一列举船长和船只的名字。
博尔赫斯杜撰过一部叫《天朝仁学广览》的中国百科全书,提到“动物”可以这样分类:属于皇帝的、涂上香料的、经过训练的、乳猪、人鱼、流浪狗、像发疯般发抖的、以非常细的骆驼毛笔画的、刚打破花瓶的、远看像苍蝇的……
列举唐璜睡过多少女人是很诱人的:2063个。
罗兰·巴特的清单。他喜欢沙拉、肉桂、奶酪和香料,他不喜欢骑摩托车的人、穿长裤的女子、天竺葵、草莓和羽管键琴。
各种看似痴心妄想的清单背后,埋伏着人类终极的悲伤:“人如何面对无限?一个人如何努力把握不可理解的东西?通过清单,通过目录,通过博物馆的藏品、百科全书和词典。这是一种逃避想到死亡的方式。我们都喜欢清单,因为我们不想死。”
C.复杂深奥的传奇小说家
作为都灵大学教授,艾柯参加学术讨论会的次数超过作家笔会,但这并不妨碍他在48岁那年作为传奇小说家横空出世。那本给他带来卓著声名的书叫《玫瑰的名字》,这本书在全世界畅销了1600万册。《傅科摆》是艾柯的第二本小说,同样为中世纪背景,讲了三个好友潜心研究中世纪圣堂武士的传说,直至走火入魔。对一般读者而言,这本书比《玫瑰的名字》更难读,太多地方像极了数学、物理学、神学、史学、政治学乃至历法学的论文。不过,你可以抱着游戏的态度去打量艾柯精心塑造的“伪造历史”——他捏造了很多几可乱真的材料,混杂在小说里。
这种百科全书式的写法遭到了诸如过于炫耀学问的批评,一名西方评论家不无刻薄地说:“艾柯作品的主要魅力缘于门外汉读者对自己无知所感知的羞耻,进而转化为对作者博学轰炸的天真崇拜。”
艾柯激动地回应:“我是虐待狂吗?我不知道。还是暴露狂?也许吧。我开玩笑。当然不是!我一生写了这么多书,绝不只是为了在我的读者面前卖弄学问。”
关于惹人争议的《玫瑰的名字》书名的含义,艾柯曾经忍无可忍地宣称:“玫瑰就是玫瑰就是玫瑰就是玫瑰……”颇似海明威当初的愤怒声言:“海就是海,鲨鱼全都是鲨鱼,孩子是不折不扣的孩子。”
如今艾柯已经82岁了。尽管是过去30年来世界上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艾柯依然用“年轻小说家”来形容在小说这行中“像个业余爱好者”的自己。
【名片】翁贝托·艾柯
1932年出生于意大利皮埃蒙特大区,年轻时遵从父愿进入都灵大学修习法律,随后辍学,不顾父亲的反对改修中世纪哲学与文学。博士毕业后他成了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文化部编辑,同时在都灵大学任教。艾柯被誉为“当代达·芬奇”,是百科全书式学者,出版过140多部著作,横跨多个领域。他在欧洲已成为知识和教养的象征,知识分子都以书架上放一本艾柯的书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