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活记录感悟随笔生活 |
等车的时候我走进护国寺小吃店买了一块炸糕,正考虑着要不要再来一碗豆面丸子汤或是小米粥之类的,透过玻璃窗,我看见409路进站了。
我坐在一个单独的靠窗座位上,望着手中的炸糕不知如何是好。在公车上吃东西无疑不是什么好习惯,咀嚼的声音以及食物散发出来的味道——弥漫在封闭的空间内,在其他乘客看来绝非一次愉快的体验。但你也知道一块炸糕的精髓就在于热,黄油色的外皮还脆着,金光闪闪,糯米面正处于最佳状态,软得像棉花糖,粘得像热恋中的情侣,还有带着皮儿的香甜豆沙馅——我敢说,没有什么能和一块热气腾腾的护国寺小吃店炸糕相比。除了一块更热的。
不能再这么下去了,任由它慢慢变冷,一无是处。我旁若无人地吃起来,同时心想,假如有人投来那种“嘿,你怎么能这么干?”的目光,我就以“我能怎么办,老兄,这可是一块刚出锅的炸糕咯!”的目光回应。
环视四周,除我之外还有一个人也在吃东西,是个头戴黑色毛呢鸭舌帽的男人。我早该想到的,小吃店里他排我前面。
男人坐在车厢中部右边的倒座,我坐在后部的左边,此时乘客站立的布局正好令我们两人面面相对。他低垂着头,神情专注盯着腿上的便携式DVD,每隔半分钟往嘴里送一次炸糕。我喜欢他吃东西的动作,双唇闭合,两腮有节奏地鼓动,嘴角干净——让人想起那些悠长假期里在海滩上吃掉的热狗和冰激凌。
突然间,就像你意识到正在说的话曾在梦中一字不漏地说过,我想我见过他。那张古铜色的脸,薄薄的嘴唇,咀嚼的方式以及专注的表情,一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见过。
我们一起吃完了炸糕。他继续看那部不知道名字的电影,我从包里掏出本冯内古特来看,不一会儿便甜甜睡去。醒来时公车刚好进站,汽门应声而开。他站在门口,背对着我,一如在小吃店里那般。我跳起来,跟在他身后下了车。我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干,还没来得及想清楚,便发现这一站竟然正是我本来打算下车的那一站。
他快步前行,步履轻快笃定,没走多久转身拐进一条静谧的街道。这条路我走了几百次,却从没注意到那条街道的存在。我跟了进去。这是一个疯狂的决定,仅仅因为他与我同时上车,同时下车,同时吃同一种东西,此前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场合。知道还有什么比这更疯狂吗?明天我再走这条路时,发现街道消失了。它从没出现过。
街道两侧树木林立,伸出枯朽的枝桠,门面房望进去黑洞洞的,墙壁上画着醒目的“拆”字,窗内偶尔闪过一颗移动的头颅,目光阴郁。再往后是一排排错落有秩的尖顶楼房,看上去建于上世纪60年代或更早,遮阳篷的碎片在风中飘动,裸露的阳台上遗留着死去的花朵。街上只有我,和一个男人的背影。
就在我决定要结束这场荒唐的跟踪时,路边出现一扇铁门,男人闪身走进去。进门的时候他回了一下头,很自然,就像你在停车场钻进汽车时回了一下头,或是走上舷梯进入机舱前回了一下头。他望见我,平静的眼神忽然发生了某种变化,那是询问的目光,对自己记忆的搜索。那一刻,我想起了他是谁。突然间一切都失去了意义,就像游戏打通关,电视剧大结局,失恋后醒来的清晨。我转身推开最近的一扇门,快步走了进去。
那是一间影碟店,在那里我找到了遍寻已久的一部电影。忘了告诉你,男人是一个青年导演,或许这才是我们相遇的真正目的。
我坐在一个单独的靠窗座位上,望着手中的炸糕不知如何是好。在公车上吃东西无疑不是什么好习惯,咀嚼的声音以及食物散发出来的味道——弥漫在封闭的空间内,在其他乘客看来绝非一次愉快的体验。但你也知道一块炸糕的精髓就在于热,黄油色的外皮还脆着,金光闪闪,糯米面正处于最佳状态,软得像棉花糖,粘得像热恋中的情侣,还有带着皮儿的香甜豆沙馅——我敢说,没有什么能和一块热气腾腾的护国寺小吃店炸糕相比。除了一块更热的。
不能再这么下去了,任由它慢慢变冷,一无是处。我旁若无人地吃起来,同时心想,假如有人投来那种“嘿,你怎么能这么干?”的目光,我就以“我能怎么办,老兄,这可是一块刚出锅的炸糕咯!”的目光回应。
环视四周,除我之外还有一个人也在吃东西,是个头戴黑色毛呢鸭舌帽的男人。我早该想到的,小吃店里他排我前面。
男人坐在车厢中部右边的倒座,我坐在后部的左边,此时乘客站立的布局正好令我们两人面面相对。他低垂着头,神情专注盯着腿上的便携式DVD,每隔半分钟往嘴里送一次炸糕。我喜欢他吃东西的动作,双唇闭合,两腮有节奏地鼓动,嘴角干净——让人想起那些悠长假期里在海滩上吃掉的热狗和冰激凌。
突然间,就像你意识到正在说的话曾在梦中一字不漏地说过,我想我见过他。那张古铜色的脸,薄薄的嘴唇,咀嚼的方式以及专注的表情,一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见过。
我们一起吃完了炸糕。他继续看那部不知道名字的电影,我从包里掏出本冯内古特来看,不一会儿便甜甜睡去。醒来时公车刚好进站,汽门应声而开。他站在门口,背对着我,一如在小吃店里那般。我跳起来,跟在他身后下了车。我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干,还没来得及想清楚,便发现这一站竟然正是我本来打算下车的那一站。
他快步前行,步履轻快笃定,没走多久转身拐进一条静谧的街道。这条路我走了几百次,却从没注意到那条街道的存在。我跟了进去。这是一个疯狂的决定,仅仅因为他与我同时上车,同时下车,同时吃同一种东西,此前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场合。知道还有什么比这更疯狂吗?明天我再走这条路时,发现街道消失了。它从没出现过。
街道两侧树木林立,伸出枯朽的枝桠,门面房望进去黑洞洞的,墙壁上画着醒目的“拆”字,窗内偶尔闪过一颗移动的头颅,目光阴郁。再往后是一排排错落有秩的尖顶楼房,看上去建于上世纪60年代或更早,遮阳篷的碎片在风中飘动,裸露的阳台上遗留着死去的花朵。街上只有我,和一个男人的背影。
就在我决定要结束这场荒唐的跟踪时,路边出现一扇铁门,男人闪身走进去。进门的时候他回了一下头,很自然,就像你在停车场钻进汽车时回了一下头,或是走上舷梯进入机舱前回了一下头。他望见我,平静的眼神忽然发生了某种变化,那是询问的目光,对自己记忆的搜索。那一刻,我想起了他是谁。突然间一切都失去了意义,就像游戏打通关,电视剧大结局,失恋后醒来的清晨。我转身推开最近的一扇门,快步走了进去。
那是一间影碟店,在那里我找到了遍寻已久的一部电影。忘了告诉你,男人是一个青年导演,或许这才是我们相遇的真正目的。
前一篇:好天儿
后一篇:溥仪庆春都会死,老北京文化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