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诗群]陈虹(女)诗歌鉴赏7首
(2010-06-18 12:50:41)
标签:
诗歌鉴赏 |
分类: 新诗鉴赏与批评 |
[三峡诗群]陈虹(女)诗歌鉴赏7首
《山望》《醒来总面临深渊》《雨水上岸》《天使》《隐士》《同一个亡者的对话》《难以回头》
就爱站在万仞之巅/看山的波动/以为那是精卫的海。/烟云,在脚背上戏逐/吹起湿淋的山风/以为我才从海浪花中升起来……
透过密密的树梢/我想,夜海的星/一定特别明亮。/我将苍白的头颅/贴在峭壁上/不知海的胸/是否也这样冰凉?/我从悬崖上摘下一枝杜若/也许海碰子肯换我一个海螺
有一天我来到大海上/独自划着一支桨/在无垠的深海区/如期撒下我的网。/我坐下来,凝视着大海的芬芳/却骤然渴望/一个山里的月亮
▲
《山望》抒写山里人对“海”的向往,而真正到了海边以后,又对山里产生渴望的情绪,是很有典型性的一种“峡谷心理”的表现。这种对于“海”的精感的变化,反映了诗人从童年到成年的人生的变化。这是许多三峡人都经历过的变化。诗作的表现是十分含蓄婉转的。
醒来总面临深渊
又有星辰陨落了!
地球倒悬于广宇。
人类往哪里去?
连女人的手都冰凉了
谁给予我们慰藉?
星的家族纵然广袤
能呼吸的孤星独自寂寥。
被此伸手,将过剩的精力
从杀戮中抽出
点燃火把,点燃火把!
我们上路,我们上路:
我们去,重建村落……
▲
诗作表现了对于诗人人类的生存环境的更为广远的思索。这都是富有积极意义的焦虑和思索,表明女诗人陈虹的诗歌境界是宽广的,完全不同于当今诗坛那般只知展示女性身体和女性生理的所谓“女性诗人”。
雨水上岸
在这个欲望的季节
天天有传闻
打湿我们的耳朵。
我们再也守不住
自己的一亩二分地……
暴雨使河岸日夜上涨
忧郁的老人结伴而来
他们手提风灯
凑近河岸察看
但这里再没有他们的收成
▲
《雨水上岸》已不是一般地感慨,而是对准了生活现实。这种意象性的描写,显然暗示着一种时代的变迁。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已经受到了严重挑战,坚持旧的生产方式的“忧郁的老人”,再也没有“他们的收成”。
天 使
谁来引导他们前进?/谁到风暴中心使他们安宁?
这些泥土的儿女/他们的翅膀/在降临人世前就被收回/同一些美丽的终结
欲望将终身驱赶他们/在大地上流浪/用一些细微的利益/蛊惑这些老实人
他们彼此仇恨/舌头长满毒刺/这群利欲熏心的狂人/成为犹大的使徒
他们的无知和偏执/像他们的苦难一样深重/只好追随黄昏中的一盏昏黄的灯
而你却停止歌唱/把你万丈的光焰收敛起来/把黑暗留给身后的追随者……
▲ 鉴赏:
《天使》以痛切的笔触追问崇高的“天使”:为什么“停上歌唱/把你的光收敛起来”?诗人抒写了“泥土的儿女”(那些老实人)因为失去了“天使”的引导,而被“一些细微的利益”所蛊惑的悲哀。诗人在现实中站得很高,她看到了现实的本质,看到了历史的忧虑。在“天堂”的理想失落的今天,人们只顾追逐眼前的利益,谁来对那些老实的农民进行前途和理想的教育?“谁来引导他们”奔向真正远大的明天?这确实是一个极端严肃的、值得深思的大问题。陈虹不仅在三峡诗群中,也在整个90年代中国诗坛,她的笔锋所至也是前沿的,所提出的问题是最具时代性的一个问题。
住在边远地带/用帝王的尊严自食其力/成为另一轮太阳
你身上的水草气息/使我入迷:/清贫,孤傲,一句日尔曼人的暗语
具有圣人的美德和品质/才华盖世
你的深刻/使著述者目光惨白/它们的辉煌,足以使/未来一个时代暗淡无光
但是你回避,自我放逐/你沉默的嘴唇
在那些夸夸其谈的言词间/多么今人崇敬
▲ 鉴赏:
《隐士》并非歌咏“隐士”,实际是对一种生存意志和人生态度的阐扬。这或许是对于一位有操守的友人的赞叹,或许是显示诗人对自我的暗示和要求;两者兼而有之,又有什么关系,什么不妥呢?
我们同住在一个城市/去过同一个商店/走过同一条街
看望过同一个朋友/想过同一个问题/但彼此不曾见面
我们在时间的两端/念过对方的名字
四月之前你坐在办公室/你活着对我只意味着某个名词
否则至少我们能够握一握手/同你本人而不是你的影子交谈
也许我们之间会有事情发生/像正常情况下的男女那样
也许什么事都没有/君子之交淡如水
但世界不肯为我提供机会/亲近或者疏远
我只能站在对岸,隔着死亡眺望你躬身行走
我看见你身穿素色的衣衫/横穿田野时,头一直在疼
你一只鞋掉进水里/另一只鞋提在手上/你的头一直在疼……
在你妻子和朋友的记忆里/你因才华、高贵、朴素的而生动
在我的幻想中/你是那样一种香气/使我入迷,并且愁肠百结
正如那些梦中的事物/在清醒的时候消失……
▲
《同一个亡者的对话》是一首很特别的诗:写女诗人对一位没有见过面的死者的对话和超越生死的情感。其所表现的超越死亡的爱的真诚,是那么刻骨铭心,令人特别地感动!从这首诗中,我们已充分地体会到诗人思绪的广大,爱的广大,她那特有的女性的善良和纯洁的博爱之心。拥有这样的一颗心是何等宝贵,靠着它,能够把人间的伤痕抚平。
难以回头
苦难太多而且年深日久/那是一串在夜里的变形的蛀虫……
水流没有按时滚滚而来/进来的是更严重的腐朽
一种河流改道的声音/与老年女人更年期相通的声音,使我过早地弯曲起来
回忆时,我失血的手指/突然在阳光下嚎啕大哭
它认出那些蛀虫的尸身/正是我青春期的寓所
这是大地收养我的方式:/我情愿把苦难抱在怀里
而不愿走开,情愿/盘腿坐在洞穴深处
品尝野麦和原煤/而不愿走近宴席……
▲
《难以回头》以沉痛的笔触和象征的手法,写诗人对于现实的感触和诗人的坚守。其批判的锋芒直指现实,让人触目惊心。不仅沉痛,诗人的自我批判是更为尖锐的:“它认出那些蛀虫的尸身/正是我青春期的寓所。”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诗人所面对的苦难,又是一种怎样难言的苦难!诗人终究表示:“我情愿把苦难抱在怀里/而不愿走开,情愿/盘腿坐在洞穴深处,/品尝野麦和原煤,/而不愿走近宴席”,这是难能可贵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