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牲朱坚强住进了建川博物馆的单间。
据说朱坚强在博物馆的待遇可不低了,不仅住单间(当然老猪同志在彭州老万家住的也是单间,不过彼单间与此单间不可同日而语了,它现在住的可是国家的房子),还有专门的营养师,按摩师,医护人员。据说朱坚强自从住进了博物馆的单间后,胃口很好,体重由原来的50公斤恢复到100公斤了。还据说朱坚强现在综合素质和个猪文明程度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吃完食要去圈外面散步。大小便也不在房间进行了,而是要去外面。看到人也很热情。
畜牲朱坚强出名之前原不过是彭州市龙门镇团山村万兴明老汉家一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猪。发地震前体重快150公斤了。一般来说猪到了150公斤的体重,就没有多少时日好过了,喜欢吃点什么就吃点什么。可天有不测之风云,猪有旦夕之福祸。朱坚强(那个时候还没有名字)在即将走上不归路的关键时刻,地震发生了。朱坚强所住的单间也垮掉了,它被压在里面不能动弹。靠吃木炭艰难度日。当朱坚强在废墟里坚守36天之后,终于被亲人解放军给挖了出来。人们在惊叹它被埋36天不死之奇迹时,赐名朱(猪)坚强。
朱坚强自从出名之后好运连连,最终被建川博物馆花费18000元收留。博物馆负责人还承诺为它养老送终。民间还积极开展了向朱坚强学习的活动。特别是号召地产界向它学习。
但是,我们向它学习什么呢?没有说。建川博物馆为什么要花18000多元去收养一头在地震当中没有震死的猪,它应该给纳税人的一个理由先。因为据我所知,博物馆的大部分经济来源是政府拨款,那点门票的收入是养不活一头猪的。建川博物馆为什么要收养猪坚强还是一个谜。因为我们震后要做的事太多了。那么多的孤儿要收养。那么多的学生要救济。我有理由相信,猪坚强的待遇很可能超过了过去被评为国家级的劳模的待遇了。
我们国家跟过去相比,已经很有钱了,但我们的精神还真的很贫乏。这一切不过是缘于这头极为普通的猪在一场大的灾难中出了名而已。因为它是名猪,所以应该享受名猪的待遇。这对我们过去所说的,要脚踏实地,默默无闻,埋头苦干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凡事就怕没名,出了名就好了。
记得张爱玲有句名言,大家都知道,就是:出名要趁早。我在这里补一句。出名就是好。就算狗尾续貂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