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很久的电影了,从少年时的印象一直延续到现在,今天终于按捺不住,在暴风影音里搜索,找出这部电影,重新看了一遍。
《武状元苏乞儿》跟周星驰的其他电影一样,包含着很多励志电影的成份,故事里很多反差巨大的镜头,让人不得不感慨“世事的无常,人生的荒诞”,同时也在不断的向人们强调“困顿之时不要失意,得意之时不要嚣张”,真正振作起来,勇敢去面对,才能解决更多棘手的问题。
苏老爹这个父亲的形象塑造的也很好,展现出父亲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父爱这一极其普通而又难以表现的众多普普通通的父亲都有的性格。电影中,苏乞儿被赵无极打断了手脚,住进了破庙里,前一个镜头苏老爹还在给儿子大讲讨饭的道理,怎样才能讨到更多的饭菜等等,后面苏老爹却顾及面子,遮颜在集市间乞讨。这样一个父亲的形象,确实表现的很生动、很感人,也许我们身边有很多的父亲都是这样,在子女面前故作坚强、侃侃而谈,背后却掩盖着很多的辛酸。在苏灿受伤的日子里,整天睡觉,懒得动一下,苏老爹为了让苏灿振作起来,想尽办法,最后找出很多狗来,把狗和苏灿锁在一个屋子里,布出“狗阵”,以此激发苏灿的行动能力和斗志,真是煞费苦心。“狗阵”也确实有点像少林寺的十八铜人,形式、内容、意义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行乞时住的破庙,房顶上有几个洞,阳光可以照进来,雪花也可以透进来,佛祖住的也不过这么简单。
苏老爹出去乞讨,抢小孩子的馒头被抓,苏灿为了救父亲,被几个小卒戏弄,而大吃狗食,且吃的津津有味。这种与之前苏灿锦衣玉食、高高在上形成鲜明的反差,大人物被无名小卒戏弄,透露出狂欢化的色彩。有点类似于韩信胯下之辱的故事,也许本身韩信现在已成为一种母题,或者一种意象,存在于多个影视等艺术形象中。同吃狗食的苏灿相比,那些小卒很明显是吃人饭不办人事的人,也许这样说他们还是太便宜他们了。
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有那么几个转折点,总会有那么一些人、一些事促成转折的发生,实现人生的转变。如果说如霜的出现让苏灿懂得了爱情,懂得了去追求更加美好的东西,那么洪日新的出现则是苏灿转折的垫脚石,或者是催化剂。洪日新,是丐帮辈分最高、字号最老的一位师叔,也是曾经得到苏灿救助过的一个老乞丐。苏灿在地上写了“苦海无涯”四个字,而洪日新给他改成了“苦尽甘来”。在苏灿与洪日新的对话中,洪日新指出苏灿“失去了尊严、自信,还有你心爱的女人”,苏灿表示想“重新做人”,活出个人的样子。这是一段极富意义的对话,促成了一个人的人生转折。人最难改变的就是观念,也有的叫觉悟,如果思想改变了,行为也会随之而改变,人的一生也许就会这样变了。电影的最后,苏灿在火光中参悟透了降龙十八掌的奥秘,以火为背景,有浴火重生的寓意,达到了苏灿想“重新做人”的目的。
周星驰的电影,常常让人感觉主题并不是特别鲜明,如同中国传统的很多东西一样,隐而未彰。很多人喜欢看周星驰的电影常常是因为他无厘头的搞笑,但这并不能影响他表现的深刻、真实。《武状元苏乞儿》中有爱情的主题、亲情的主题、励志的主题等等,相互交错,若隐若现。电影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巨大的反差,故事更多的精彩在后面。前面让人笑的成份更多,后面则是意义的承担部分,有更多让人振奋的东西。
周星驰电影中的人物性格,往往都有一种颓废之中的顽强,逆境之中的奋争,都经历了从“苦海无涯”到“苦尽甘来”的转变,先告诉人们“绝望之处便是最大的希望”的道理,接着便是揭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真谛。《武状元苏乞儿》毫无疑问是一部有着浓厚的周星驰色彩的经典电影,在嬉笑怒骂之外,给人更多的关于人生、人性的思考,给人以奋进的力量,希望更多的人通过周星驰的电影励志,走出人生的低谷,实现从“苦海无涯”到“苦尽甘来”的转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