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代诗歌鉴赏题解题技巧,初中也用得上

(2016-04-28 16:41:33)
标签:

杂谈

古代诗歌鉴赏题解题技巧,初中也用得上

2016-04-04 西安小升初网


诗歌,是一种文学体裁,透过语言,除了表达文字的意义外,也表达情感与美感,引发共鸣。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中国古代诗歌的相关表达技巧和方法指导,一起来学习!

一、诗歌的表达技巧

1、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3、表现手法:

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4、篇章结构:

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5、思想感情有:

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6、作用:

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二、诗歌表达技巧鉴赏的表达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三.诗歌中常见的表达技巧及运用(解题思路)

㈠写景方法

描写方法:白描、渲染、烘托、衬托(正衬、反衬:以动衬静、有声衬无声)、抑扬、动静结合、正侧结合、虚实结合

提问方式:这首诗写景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变形:这首诗怎样写景的?/ 这首诗是怎样表现景物特……的?/ 这首诗写景有何特色?

1、判明考点

2、判明手法;

3、确定 思路:指出手法名称、说明运用过程、点出效果。 问题所涉及的是诗歌的几个写景句子的技巧


㈡抒情方式

抒情方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借物抒情)、托物寓理(哲理诗)、用典抒情、叙事抒情、借古讽今、主客移位、联想、想象、象征。

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变形:这首诗是怎样抒情的?/ 这首诗是怎样表现……的?/ 这首诗是怎样融情于景的?


㈢表现手法

写作手法: 象征、渲染、烘托、衬托、抑扬、动静结合、对比、正侧结合、虚实结合、用典、细节表现。

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变形: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这首诗是如何融情于景的?


㈣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前两个为热点)、夸张、对偶、借代、双关、互文、反问。

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变形:这首诗的XX句运用了什么修辞(艺术)手法?

1、判明考点;

2、判明手法;

3、确定 思路:指出手法名称、说明运用过程、点出效果。


㈤篇章结构

艺术手法:铺垫、伏笔、过渡、照应、抑扬、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卒章显志、起承转合

提问方式:……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变形:……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本诗在结构上有何特色(或运用了什么手法)?


四、几种重点概念阐释


1、烘托

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烘托人,也可以是烘托物,更多的是以物烘托人。


2、用典

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另外,化用前人的诗文歌赋,也是用典的一种。


3、虚实

这是古人论述文章时常用的概念,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眼前为实,想象为虚……诗歌常用这一手法,拓展诗歌的意境。


4.托物言志

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