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早期悄悄到来
文、图/JO妈

很早就替JO干妈高兴了,JO干妈正在高龄孕产期中。时不时地发去问候,也勾起了我的回忆。
某日,从JO干妈的电脑那端居然传了几张俺过去的片片,更可贵的是,还有我的孕期照啊,
本来是建议JO干妈给自己留几张珍贵的准妈妈照,没想到她翻出了俺的照片,连我都不记得
了。趁着记忆还不是太差,把那十个月的事情补记一回。
以为身体出差错啦
话说俺身体感觉异样的时候,老汤人在美国。俺平常的生活习惯是下班吃饭,然后回到宿舍,
再折回电脑室加班,平常住公司宿舍,周末回到市里的家,日子过得紧凑而有规律。工作性
质是编程,维护公司大部分财务软件,加班是家常便饭。某日俺急匆匆地从宿舍往公司跑,
突然感觉体力有些透支,没多想,继续干活去。接下来的日子感觉是逃荒的,吃完这餐不久
就感觉前胸贴后背了,有些饥饿难忍。身体出差错了吗?没吱声。不怕笑话,俺买来一大袋
喜欢的大白兔奶糖放办公桌抽屉,以为能补充能量,又方便不碍事。老汤回来的前一天,俺
告诉他要去接他,那时候我们还住东莞,从东莞到罗湖至少也要两个钟左右,以我对身体的
了解,去的话一定要备上干粮,否则人没接到自己就得饿晕了。
前一天晚上,我已经在公司吃过晚饭直奔沃尔玛购物,打算再回到家里。在沃尔玛购物的时
候,那种饥饿感又来袭了,我买了方便面加一些点心,匆匆买完必需品,回到家中,放下东
西开始泡面,完了之后还不够,再吃点心,差不多了。胃口大得让人吃惊,琢磨着身体哪里
出了毛病。晚上躺床上,拨通远方闺蜜的电话,告诉她发生在俺身上的趣事,闺蜜结婚比俺
早,一直苦于还没能怀孕,一语道破玄机,去检查看看,可能怀孕了吧?高兴(俺的身体还
是健康的)!惊喜(俺也要做妈妈了?)!意外(没想到,甚至感觉是上帝的恩赐)!忐忑
(没做好准备啊)!疑问(真的吗?)那就是俺确诊前的心态。
JO妈唠叨:
准妈妈们在努力工作的同时,别忘了呵护自己的身体,孕早期的反应容易让人误解
为胃肠不适,或是怀疑身体某个部分出了毛病,跟朋友聊聊或是看医生,都可以尽早弄清楚状
况,解除焦虑,可别象JO妈一样糊里糊涂。
孕早期反应激烈
话说闺蜜给俺指出了一种可能性后,先是自己测,显示怀孕,然后在公司的医疗中心B超测,
还记得那天晚上JO干妈陪我一起去,完了之后,医生说恭喜你,并说现在还是胚胎,大概有
四十来天,难怪这些日子身体异常,确定后那一刻起仿佛感觉我走路都小心了几倍。老汤已
经回来了,他的惊喜不亚于我。接下来是去市妇幼保健院建档,开始了定期孕检的过程。
说来也奇怪,自从知道怀孕后,胃口变得一天不如一天了,没几天就开始孕吐,记得那时候
早上起来,恶心,吃过早餐不久,吐。下班后在公司餐厅象征性地吃几口,还没走回到宿舍,
已经觉得快不行了,一到宿舍,冲进洗手间,狂吐。老汤每晚的睡前电话都会问道,今天感
觉怎样,吐了吗,吐了几次?俺眼泪哗哗的,难受S了。有一次,回到家里,俺想喝绿豆汤,
等老汤帮忙煲好一锅,我走进厨房,还没揭开盖就冲进洗手间吐去了,又一阵吐得眼泪直流。
我没想到连小小的绿豆也这么欺负我啊。至今老汤还记得,那段时间每次我回到家都叫饿,
等他把晚餐准备好了,我不是先吃而是先吐。
这状态啥时候才是个头呢,只感觉难熬。那阵子,刺激的气味也会引起俺的反应。俺不喜欢
大蒜,姜葱味,不喜欢油烟味,公司大楼离餐厅不远,每到中午,原来闻起来就有食欲的炒
菜味,在那阵子俺闻到必吐。午饭,自然免了,逐步适应用面包代替,我还能吃啥呢?对了,
喝孕期奶粉,刚开始,闻起来就想吐,但是想到已经不能正常饮食了,起码来点儿有营养的
吧,真的是捏着鼻子,每天三杯,再后来发明了个不用捏鼻子办法,喝完奶后,屏住呼吸,
只要没有闻到奶味还好了,接着赶紧塞一两颗酸梅到嘴里,好多了。这方法一直伴着我到孕
末期。
最艰难的时候;收到洋婆婆的E-MAIL,大概老汤告诉了她我的状况,在信里她分享了自己怀孕
时的经历,她如何挺着大肚开车购物,她如何调整自己的不适,当然她没有很强烈的反应,不
过她建议我转移注意力,跟她一样去SHOPPING1什么的,哈哈,现在想起她是如此风趣可爱;最
艰难的时候,也收到母亲的问候,远在家乡的母亲爱莫能助,不过她教会我如何坚强地去迎接
做妈妈的美好时刻;最艰难的时候,有朋友同事的爱护,跟JO干妈是一个课室,她简直就象卫
士一样,除非她加班太晚,几乎每天她都跟我一起上下班,上班兜基本都挎在她手上;最艰难
的时候,老汤发话了,辞职吧,回家休养。最困难的时侯总会过去的,医生不是说了吗?正常
现象,开始补叶酸,时间到了,会有所改变的。所以俺决定该干啥还干啥。
孕早期的反应因人而异,孕吐也是正常现象,以JO妈的感觉,它是孕期中比较难受的阶段,人
的精神状态可能较之前憔悴许多,大可不必紧张,现在想来那段熬出来的日子不就是今天快乐
的前奏吗?(未完待续)
您好,我是新浪幼儿教育圈的微博管理员Lemoni_Jo, 欢迎您关注圈子微博,加入微群:
加入幼儿教育圈微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