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泰知县舒元炜序本《红楼梦》

(2011-02-07 21:59:39)
标签:

舒元炜

北京

《红楼梦》

天头

新泰知县

文化

这是清、舒本《红楼梦》发现第一个刊刻本,而且刊本保存完整,极其珍贵。

http://s8/middle/4b1c7cb5t9bb1eae89282&690

http://s2/middle/4b1c7cb5t9bb1ef5141df&690


http://s13/middle/4b1c7cb5t9bb1b7d59d9c&690
http://s7/middle/4b1c7cb5t9bb1b7f401a6&690
http://s12/middle/4b1c7cb5t9bb1b85ee5ab&690
http://s10/middle/4b1c7cb5t9bb1b8c9a919&690
http://s10/middle/4b1c7cb5t9bb1b8e83309&690
http://s6/middle/4b1c7cb5t9bb1bf375c95&690
http://s4/middle/4b1c7cb5t9bb1bf55f153&690

 《红楼梦》舒元炜序本原来共80回,其中的53回是玉栋原有的,另外的27回是向邻家借来的,合抄成一部。但到底现存的40回中哪些是原有的,哪些是借来的呢?这个问题始终是《红楼梦》版本研究中的一个谜。笔者发现,舒本各回天头大小的区别可以成为研究该问题的一个切入点。因为从影印本上,这个特点是无法观察出来的,所以看过原抄本后,笔者作文从对天头的不同到文字特点的研究中,初步得出“天头大的部分是原有的,天头小的部分是借来的”之结论。

舒元炜序本即吴晓铃藏《红楼梦》残抄本,原本80回,现残存40回(回目中,41-79回已被撕去,但第80回回目仍存),书前有舒元炜的序言。舒氏兄弟,杭州人,乾隆54年(正好是程甲本出版的前两年)以“顺天府大兴县人”的籍贯在北京参加乡试,没有考中。住在玉栋(筠圃)家中。玉栋藏书很多,于是看到了《红楼梦》抄本80回,并为之作序。该序言写于“乾隆54年”(1789)“且月上浣”(6月上旬),并书于“金台客舍”(北京):
  惜乎《红楼梦》之观止于八十回也。全册未窥,怅神龙之无尾;阙疑不少,隐斑豹之全身。……漫云用十而得五,业已有二于三分。……于是摇毫掷简,口诵手批。就现在之五十三篇,特加雠校;借邻家之二十七卷,合付钞胥。核全函于斯部,数尚缺夫秦关。……(君先与当廉使并录者,此八十卷也)。……乾隆五十四年岁次屠维作噩且月上浣,虎林董园氏舒元炜序并书于金台客舍。

此序说明了几个问题:   
  1、舒本原来共80回,其中的53回是自己原有的,另外的27回是向邻家借来的。
  2、将原有之53回和借来之27回合起来抄成一部80回本。
  舒元炜说舒本是一个拼凑的本子。那么如何判断舒元炜是否说谎呢?又如何区分哪些回是原有的,哪些回是从邻家借来的呢?
  一部抄本中,每叶的上下空白处分别称为“天头”和“地头”。如果抄本中的内容是在同一时期抄写的,那么,一般来说,天头和地头的尺寸大小应该是相同的或基本上相同的,也就是说,抄写的款式应该是一样的。
  查舒本的影印本,无法判定,其天头和地头的大小看不出有什么异样。但是,当我到首都图书馆查看舒本原书时,这才发现另有奥妙:舒本中,各回天头之间的尺寸不尽一致,而且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一部分的天头大,一部分的天头小。

由此可以先作一初步推测:天头的尺寸大小可能是判断哪些回是原有的、哪些回是从邻家借来的依据

 

本文来源: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103/541785.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