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向空山吹玉笛
(2009-03-09 10:21:09)
标签:
玉笛空山词人临江仙辛弃疾临水 |
莫向空山吹玉笛
文/清秋124
“被翻红锦浪,酒满玉壶冰。”就让我在一醉中,忘忧吧。这样,才会感觉到生活的快乐。或者,让我在试寻残菊处,终于放下所有欲念,笑侯渊明。
人生于杯酒,千番滋味,皆有。词之风格,不外乎婉约和豪放。喜词也许是天性使然。因为不倦的爱好,伴字徐行多年。唯心情文字的阴晴圆缺,在精短的词中,无论哪种意绪,却也都是解意淋漓。
久前曾欣赏过大词家辛弃疾的词作“临江仙·莫向空山吹玉笛”。词云:莫向空山吹玉笛,壮怀酒醒心惊。四更霜月太寒生。被翻红锦浪,酒满玉壶冰,小陆未须临水笑,水林我辈钟情。今宵依旧醉中行。试寻残菊处,中路侯渊明。
上阕开篇言道:莫向空山吹玉笛,壮怀酒醒心惊。一种萧杀的意境,让人油然而生。纵有万种风情,也不要寄意于空山凉笛,因为,壮怀酒醒,心中为世事,几许惊悸,使劲浑身解数,可力挽狂澜之心,终是成云成烟。这份内心深处的豪情,苦英雄无用武之地。
临江仙的此词中,辛词人倒不是主旨分明。既有些萧寒的对世事不甚相纳的低怨味道,又有些不甘心国破的这种宿命,抱负不得施展。所以,也就算了,哪怕夜不能寐,亦不以低抑的笛声倾诉内心的苦闷。莫向空山吹玉笛,向哪个方向吹呢?悬念于此,引人深思。
接下来一句,借景抒情。“四更霜月太寒生。”交待了时间和心情。“太寒生”,其意何以深邃?一个太字把诸多无奈,用这阕简短的词,有意无意抛掷出来。谁争词人一片爱国之心?谁解词人胜意拳拳为国请命爱国之志?
辛弃疾生于动乱时期,反金扶宋,是他一生的主张。可惜,政治上并不得意。他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长期落职。
动情之句,也不再隐逸,而是直抒胸臆,“被翻红锦浪,酒满玉壶冰,小陆未须临水笑,水林我辈钟情。”被翻红锦浪,是对当时皇帝和统治者迷恋于歌舞升平环境的一种讽刺和揭露,又饮酒又美人,江山还坐得稳吗?古之皇帝本性,或再大些范围来说,男人本性,都是爱英雄更爱美人。商纣王因此亡国,现在呢?大宋江山还能坐镇多久?分明摇摇欲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