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卦台,过张村,走渭河

标签:
南京师大研究生支教甘肃天水卦台山伏羲庙渭河枯海撷波旅游 |
分类: 支教杂俎 |
好不容易来一个晴天!又是礼拜,无事一身轻,啊哈~~
午后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和风吹拂更是令人神清气爽。我向来没有午睡的习惯,决定出去走走看看,来此已有廿十余日,周边的风土人情还未有所了解。
这一日,天朗气清,蝉声和鸣,秋风送爽。换了便鞋,去了外套,携手带上相机,轻装儿上阵,决定再上卦台。前后爬过两次都是矗立山门而不入,今儿个三登卦台,定要入宫墙,拜羲皇,品读幽明。
http://s15/middle/4b1c5516g7dd0baae8a2e&690
顺着上次的山路,曲折而上,不稍歇会儿到了正山门。高高的拱门大开,朱漆斑驳,两边是坚固高大的夯土筑墙,久经风雨泛着青褐;冲天式斜插门顶的两面令旗,微垂不扬,一副剥落的庙会时撰写的楹联,字迹犹辨。
独自站立山门外,正襟整冠,理顺一切后方缓步进入,一身庄严以示恭敬。
迎面高耸着土坡,坡上种着桧柏,两道台阶遇坡绕折八字形东西分向。沿台阶而上,映入眼帘的是羲皇庙午门,两边各配钟鼓楼,这就是羲皇宫殿的正门了,抱柱硕壮,雕梁画栋,正门悬挂着道协会长任法融道长手写的匾额和楹联:弥纶天地而不过,曲成万物莫能遗,混沌始判。
http://s11/middle/4b1c5516g7dd0faf1866a&690
http://s10/middle/4b1c5516g7dd108f2a0f9&690
http://s10/middle/4b1c5516g7dd0d821a679&690
午门门槛甚高,透过午门见里面桧柏青翠,虬枝高耸,掩映着殿宇炉鼎。先天殿坐北朝南,歇山顶的建筑颇见气派,两条攀柱青龙迎面对塑,张牙舞爪,气宇轩昂。殿前香鼎居中,宝篆袅袅,对称宝炉分立,铜铃传声。东西两边面向各建一排朝房,供朝圣者歇息,这当然是贵客才能享受,像我们这样的平凡俗物也就只能驻足流连。
跨进主殿,内塑羲皇和娲皇圣像,一个毛皮遮身,赤裸半胸;一个绸罗盖体,梳发束簪,分明是不同时代的两位,很不协调。细细想来,若让女娲跟伏羲一样赤裸上身,也好像说不过去,呵呵,不去深究这许多了,心诚要紧。
现在是午后,又非盛会,几个守山人午睡正酣,整个院落独我一个。山庙静悄悄,松涛阵阵,鸟鸣呖呖,阳光透过树荫洒落斑驳。只见龛焰犹青,炉香未烬,鲜花贡品摆放整齐,地上的莲花拜榻也仿佛膝印犹见。四周壁上,彩画匾额应有尽有,赵朴初、启元白、舒宜禄、任法融、霍松林等等,尽是名家手笔。
虽然殿宇不多,但华丽足可一表。抱柱横梁、挂落飞罩、镂窗画栏,都极具彩绘,色泽明丽,五彩纷呈,图案装饰也很讲究,尽是五行八卦、河图洛书等易学物象,具叩主旨。
予亦拜山不少,寺庙宫观,一不跪拜,二不焚香,三不祝告。与人为善,乐于助人,这是一切教义的本源,有此信仰足矣,放在心中,付诸行动,而与跪拜焚香无关。但面对人文初祖,我还是不禁一拜,全然是一种敬意。
整座卦台山实是一座古代城堡,而羲皇庙则在古堡里面。到了卦台山,不可不看这古城墙,这黄土夯筑的厚厚城墙,历经千年风雨而不倒,不得不佩服先民的无穷智慧。
http://s4/middle/4b1c5516g72fb46a11223&690
http://s15/middle/4b1c5516g7dd0d2b519be&690
http://s2/middle/4b1c5516g7dd0d4e9a771&690
http://s2/middle/4b1c5516g7dd0c645f851&690
http://s3/middle/4b1c5516g7dd0f0decc82&690
http://s3/middle/4b1c5516g7dd0f4354072&690
http://s4/middle/4b1c5516g7dd0cc532963&690
http://s4/middle/4b1c5516g7dd0cf08fde3&690
http://s1/middle/4b1c5516g7dd0ed69bba0&690
http://s3/middle/4b1c5516g7dd0f77c7fb2&690
http://s16/middle/4b1c5516g7dd0daa2908f&690
http://s9/middle/4b1c5516g7dd0e69e3e68&690
http://s2/middle/4b1c5516g7dd0ea5f9341&690
站在这古老的城墙上,迎风遐思,感受这千年时空流转;仰观苍穹,无垠湛蓝,片羽瑕缀,开天明道;俯瞰大地,渭河蜿蜒,浊水滔滔,太极呈现。村落团聚成片,农田间格成方,铁路延伸成线,学校高矗独立。青的、黄的、红的、褐的、粉的,色调素雅,组构有致。
顺着城墙绕山一周,且行且看,且看且想,尽情放松,尽情畅怀,阳光和顺,清风舒爽。
PS:卦台山恰处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的几何中心,渭河将全川一分为二,一幅天然太极图呈现眼前,地理环境阴阳互抱,卦象明显。台湾著名易学家、六经学术研究会董事长张渊量先生前后多次来大陆,考察山川地理,寻找伏羲画卦依据,当其置身卦台山,遥望龙马洞,勘察分心石,俯视三阳川,用仪器验证地理风水时,顿有感悟,多年思索的问题豁然开朗,激动之余,以“天心山”命名卦台山,以示其实蕴天地之奥秘,八卦之精髓。
http://s4/middle/4b1c5516g7dd1cfc4a7b3&690
资料图片来源于卦台山管理处
下山走访村落,村道窄窄,土面坑洼,三三两两的刺槐斜倚在矮矮的土屋边上,老人则蹲在树荫底下抽着旱烟,静静地看着我端着相机走过。村落实在是寂静,连鸡鸣犬吠也没有,惟有那高树上的蝉一点也不知疲累。
http://s14/middle/4b1c5516g7dd133a4596d&690
http://s14/middle/4b1c5516g7dd13737d6ed&690
顺着村里小道,一路北向就道到了渭水边上。这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席位的渭水呵,如今早已风光不再。大片大片的河床暴露,枯乏的水量,挽起裤腿就可趟河而过,流速还是急淌,触碰着河中的礁石,迸发出朵朵水花。一样是流经疏松的黄土地,水质也是如此浑黄。
步履轻盈地踩踏在湿润的河床上面,软软的,留下一串串足印,看着阳光在水面跳跃,摇摇曳曳闪着粼粼金光。
河岸边的白杨树,笔直站立,远处的柿子树,果儿琳琅,还有那水渠边上的杨柳树,居然茂盛成荫,较之江南更显健壮。
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没人干扰,也不受干扰。一切照着他本来轨迹进行着,不知不觉天色已晚,余晖映照着大地,晚风撩动着头发,一切还是那么美。
旅游常识No.1:古代建筑的屋顶
常见的古代建筑屋顶样式主要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卷棚顶、攒尖顶等。庑殿顶和歇山顶又有重檐和单檐之分,而以重檐庑殿顶和歇山顶等级最高,一般用于宫殿、寺院、坛庙等重要建筑。其中又以重檐庑殿顶最为珍贵,我国现存的古建筑中大概只有故宫太和殿、武当金顶和明十三陵长陵祾恩殿是此种建制。
http://s2/middle/4b1c5516g7dd1564ec971&690
1、硬山顶:屋面以中间横向正脊为界分前后两面坡,两侧山墙或与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高出的山墙称风火山墙,其主要作用是防止发生火灾时火势顺房蔓延。
2、悬山顶:屋面两坡五脊,一条正脊,四条垂脊。正脊两端伸出山墙之外,与脊头平齐顺垂脊修建外沿,以保护桁头不受风雨的侵蚀。又称挑山顶。
3、庑殿顶:屋面四坡五脊,前后两坡相交形成横向正脊,左右两坡与前后坡相交,形成自正脊两端斜向延伸到四个屋角的四条垂脊。屋檐向上微翘,四面坡略有凹形弧度。又名四阿顶。
4、歇山顶:悬山顶与庑殿顶的组合,因而形成四坡九脊的造型,九脊分别是一条正脊,上部四条垂脊,四角与垂脊间有四条戗脊。又称九脊顶。
5、卷棚顶:整体外貌与硬山、悬山一样,唯一的区别是没有明显的正脊,屋面前坡于脊部呈弧形滚向后坡,颇具一种曲线所独有的柔美。常见于南方园林。
6、攒尖顶:是圆形和正多边形建筑的屋顶造型,也有重檐和单檐之分,类似于锥形,多见于亭阁宝塔之类的建筑。这种形状既易雨水的排泄,又有轻盈欲飞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