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食糯米汤圆新年元宵 |
分类: 开卷有益 |
http://s7/mw690/001nhj4Jzy6Q1tH655s86&690
忍不住在心里排列出,在被医生禁止的范围之内,最令我难以割舍的食物。每到冬天,最令我向往的无疑是一碗热腾腾的汤圆,尤其是过年时外婆亲手做的宁波风味的汤圆。小时候,每到腊月,我和表哥总会想方设法说服父母,让我们留宿在外婆家。一起玩闹倒是其次,主要是想看外婆包汤圆、煮汤圆,再趁热吃上一碗刚出锅的汤圆。外婆出身浙江大户人家,制作汤圆有着别人所不及的讲究:糯米选的是细长的当年新米,石磨是从老家带来的小石磨,和芝麻馅的一定要是上好的猪板油。我们最喜欢做的就是帮外婆磨磨,浸泡了一夜的糯米饱满圆润,我们看准磨盘上那个圆圆的孔洞,用勺子小心翼翼地加一勺米,再加一勺水,雪白的米浆便在磨盘的旋转中汩汩地流向其下的白布口袋里。好奇心顿起,我们纷纷吵闹着要自己试试推磨,外婆笑着嗔怪我们捣乱,却还是解下围裙掸了掸身上的粉尘,眯着眼站在一旁看我们操作。刚接过的手柄上还余着外婆的体温,我们推动手柄的动作却远没有外婆那般轻松自如。看起来小小的一方石磨,竟也需要使出浑身力气,才能让它顺利地转动起来。不过才推了几圈,我们败下阵来。
糯米浆在竹匾上晾晒几日后,逐渐变成了一块块湿润的糯米粉。趁个晴日,外婆拿出一口黑黝黝的大锅炒制芝麻。饱满的果粒不断撞击着锅沿,发出细碎、欢快的响声。香味可以逗引着在楼下玩耍的我们赶紧奔上楼,争抢着讨要一勺热乎乎的炒芝麻。炒好的芝麻、绵密的白糖、肥腴的猪板油,如何配比并无精确的配方,每次信手拈来却总能恰到好处。大大黑黑的一团,虽不好看,我们却都知道这将变成无上美味的精髓。
离过年越来越近,我们都有些焦急地盼望客人登门。因为外婆的汤圆是大年初二阖家团圆宴上的重头戏,平时想要品尝到,只有期待客人光临了。客人若是提前说好了来访的时间,外婆会提前一个小时开始包汤圆。
若是有忽然来访的客人,外婆也总能不慌不忙地现做一碗汤圆端上来,礼数一点也错不了。我曾经悄悄跟去厨房看,这时外婆捏皮、加馅、添汤入锅一气呵成,手势上下翻飞,煞是好看。有时汤圆馅已用完,糯米粉还有些许剩余。外婆就会用这些材料为我们做出许多花样:或是用手搓出许多无馅的小丸子,加入米酒、打入蛋花,可以做成一碗甜香四溢的米酒汤圆;这种无馅糯米丸子,加入青菜丝、笋丝和腊肉丝,就成了一盅鲜美的汤羹;揉搓成扁圆形,下锅油炸,就能做成灿黄酥脆的油饼;捏扁拉长,再在表面沾满炒熟的芝麻后入锅蒸熟,便成了一道弹糯柔滑的浙江甜品“擂麻筋团”。普普通通的糯米粉,湿润后冰凉黏腻,放在外婆的手心却沉甸甸的有分量。无论煎煮炒炸,它总用最大的韧性极力伸展。从不喧宾夺主,只用厚实的承托,默默地成就一道道美食。
念及此,我不由得愈加感慨。医生见我长久地愣怔在窗前,关切地询问我原因。待听得竟是因为不敢再吃汤圆而难过时,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少吃并不是完全不能吃,只是吃的时候要注意些而已。不吃汤圆还叫过年吗?”我心中的阴霾顿时涤清,连声道谢后快步走出门口,登上了许久没有乘坐的开往外婆家方向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