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9/middle/4b1bce39x913a161c9948&690
《江西杂文》第2期
http://s6/middle/4b1bce39x913a1537a415&690
谢谢江西杂文学会的前辈们选编我的这篇文章登载!
苏州拙政园中有座依水而建的小亭,名为“与谁同坐轩”,源自苏东坡词“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在我看来,这种知己难觅的情绪不仅存在于观景时,更弥漫在每桌佳肴边。和谁一起共享珍馐,有时甚至是食物是否美味的关键。
这位食伴和自己的关系,和烹饪一样,以不生不熟为最佳。一桌互不相识的人围坐参加酒宴,席上热气腾腾,宾客面面相觑。互相谦让着举筷,刚下一箸,菜肴早在转盘上灵巧地远去。望穿秋水好容易等到伊人二度降临,白玉盘中只剩一点青椒圈、胡萝卜丝的零星配菜,叫人只得怏怏地放下筷子。以前素未谋面的邻座满面笑容勾肩搭背地举杯敬酒,疲于应付之余暗叹肚子空空。终席时人名没有记住几个,酒倒莫名喝了一肚子,看着眼前渐渐没了热气的菜肴直打醉嗝。满桌花红柳绿无人欣赏,最后只得凋零在抹布下,真有怀才不遇之憾!
食伴与己相熟,自然有许多好处:不用看菜单他就知道你爱吃这家店的白斩鸡,汤里的香菜得多放一倍,蔬菜要梗不要叶,碗侧最好有一碟醋。你回馈他坚持了多年的饭前一碗汤,羞于启齿的炒肥肠,红烧鱼上桌了先替他夹下眼珠,主食点心一定是白糖糕。这样的一顿饭,好像情节按部就班的小说,一切没有纰漏,但中规中矩到新意欠奉。你们相视一笑,赞叹彼此的了解和默契,但眼光里有藏不住的淡淡失望。渴望一道意想不到的菜肴,如期待一场无预兆的邂逅。
食伴须有个好胃口。一直喜欢和不挑食、不忌口,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人交朋友,在我看来这样粗疏的饮食才能痛快。听过很多人奇怪的禁忌,比如不吃长羽毛的禽类,不吃长鳞片的鱼,不吃绿色植物,不吃动物内脏。每次看到他们皱着眉头做出这样的声明时,我总是投去同情的一瞥——美食当前,却给自己划了个框,胆战心惊不敢越雷池一步。即便有所谓医学偏方的证据,也失却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洒脱。
我只有三样不吃,一是狗,二是青蛙,三是珍禽异兽。不吃狗肉是由于冬天常路过南昌抚河桥头,亲眼见到满笼乖觉的狗被一一棒杀,血流满地,当下发誓今生不吃;不吃青蛙是因为幼年时老师教导,青蛙是益虫,是人类的好朋友,绝不能伤害它们。当天回家恰逢妈妈烹制青蛙,立刻绝食抗议,并宣讲青蛙是农田卫士的道理,时至今日做菜所用的青蛙多为人工养殖,可我仍放不下儿时听过的道理,索性还是不吃;不吃珍禽异兽大概是出于一种自惭形秽的情绪,如此有灵性之物横尸眼前,叫人不免有焚琴煮鹤的感觉。三种不吃都是出于道德上的考量,除此之外须得盘光碗净才能欢喜。
所以若遇到尊重每一种食物,懂得惜福的食伴,我会在大饱口福之余生发英雄所见略同的快意。农谚说:“正月菠菜才吐绿,二月栽下羊角葱;三月韭菜长得旺,四月竹笋雨后生;五月黄瓜大街卖,六月葫芦弯似弓;七月茄子头朝下,八月辣椒个个红;九月柿子红似火,十月萝卜上称称;冬月白菜家家有,腊月蒜苗正泛青。”菜肴无论价格贵贱,只要顺应四季时令,符合万物生长的规律。嚼得菜根,也吃得鱼翅。坐得稳大排档的露天长凳,也进得了米其林三星的餐厅。谈笑间如风卷残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万物之灵秀皆入腹中,何愁健康美丽呢!
这样的食伴一定敢于尝试,酸甜苦辣、煎煮烹炸,从不武断地否定,却说得出各大菜系的短长。记性好,和你交流最近听说的美食讯息;爱下厨,因此知道每一道佳肴出品的工序。如果兴趣爱好比较相近则是最好,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即便是家常小菜一二,也能吃出千般滋味!
好食伴可遇不可求,若有幸逢上一二,且留住,待炊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