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邂逅了天使(图片报道)

标签:
公益千万家官方新闻校园新闻志愿服务行动教育杂谈 |
分类: 活动简报 |
![]() |
- 不要怀疑天使的存在,天使就在身边。8月2日的采访后,这句话很自然地蹦到了我的脑子里。
奥运临近,作为报社的实习生,我也接触了一些奥运志愿者,也许没有深入其工作,他们给我的感觉更多的是光荣,是亮丽。而这一群人完全不一样,光荣的背后是一种可敬可爱,纯洁质朴如天使。就像叶老师递给我“千万家”宣传卡片时说的那样,这些志愿者们就是由一颗颗诚心与爱心组成的荷花。
在对志愿者们进行跟随式采访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一些与写稿无关的信息,发现他们中的每个人都有故事,每个人都很优秀。
短发,红衣,孙竞锾是我采访的第一个志愿者,看到她时,她正在认真地为所服务的老人擦玻璃。“你去跟记者聊聊。”当被叫到,就一边干活,一边和我说话。一开口,就露出一口浓浓的东北口音,让我这个只身在外的实习记者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孙竞锾一直就热心于公益活动,放假了,她的时间被安排地满满的。打工,资助两名在做为孤儿献爱心活动中认识的2名孤儿,周末为空巢老人做服务。当天早上,没有来得及吃早饭,5点 多就坐上了开往老人家的头班车。她说,自己家里也有老人,却不能回去尽孝,在这里,就把老人当自己的亲人照顾。“在哪里都一样,身边的事都可以献出爱心。 ”当被问到放弃在奥运场馆作奥运志愿者是与否犹豫时,她这样平静地告诉我。也许没有奥运志愿者的光鲜,但却有着比那更闪亮的心。这是一个善良的“美丽”天 使。
- “得奖的快乐是别人对你的认同,做好事是自己内心对自己的认同。”
被母亲认为不太爱说话的大个子张达说出了这样一句朴素却富有哲理的话。采访他时,他一直没有停下手中的活,当老人夸他懂事时,他还有些不好意思。据张达的
母亲介绍,张达从小就很爱做好事,为他人着想。小学时,社区里清扫垃圾抢着做,病了也不说,后来她对妈妈说,自己多干点,病了,别人就不用病了,就可以好
好听课。平时走在街上,遇到有垃圾也会随手将起来,看到有街道“补丁”会及时揭掉。这是一个说得少,却做得多的“实干型”天使。
已经在“千万家”做了7年公益或动的竖着一头干练短发的文文姐,近6年来独子帮扶一位84岁的老人的王玉凤……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我没有采访到的志愿者,每一个人都是天使。他们挥着翅膀,在人间播撒爱。
在这里,要先说一声,对不起,向叶老师。因为,采访过后,她一再叮嘱我,不要在稿子中提到她,我就一个字也没有写。但在这篇采访体会中,我特别想提一下 叶老师,因为她是这群天使的妈妈,是一个为公益事业无私奉献的优雅、博学、高尚的女人。许多志愿者都亲切地称她“妈妈”,有时自己的儿子在介绍自己是都要 解释一下“我是叶青的儿子,括号,亲生的”。能捐的都捐了(曾经没有合家里商量,就捐出了二三十万),自己有车不开去挤公交车
当天早晨
“我现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好好睡一天觉。”已经好久没有休息日的叶老师孩子般地说道。 - 《工人日报》实习记者:孙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