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拙政园与文征明

(2009-07-29 15:45:35)
标签:

荷池

假山

对联和匾额

文征明

拙政园

许评

游记

       拙政园与文征明

                     ————许评

 游览了有“东方威尼斯”之誉的苏州,实在感到美不胜收,乐而忘返。不过引起我大发感慨的是在参观拙政园时,了解到明代四大画家和吴门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原来与此园也有关系。拙政园有全国四大名园之一和苏州第一名园之称,其突出特点是它的水面占了整个园林面积的五分之三。东园的大草坪和假山之间碧波浩淼,西园的三十六鸳鸯馆、留听阁、浮翠阁、笠亭、水廊都建在轻轻涟漪的环绕之中。作为全园主体部分的中园更是以水为中心了。有的资料说,不然,怎么能把擅长画山水的大手笔吸引到园中来作画呢!我说,这只是一个表面的原因。

    文征明不仅画了著名的《拙政园图》三十一景,还为拙政园作记,题写了许多诗、对联和匾额,只可惜园内保存至今的遗作太少了。

    结构精巧的四面厅——香远堂,处于中园的中心。文征明当年专为此厅书写的“香远堂”匾额仍然高悬于厅堂正中,字迹苍劲有力而又潇洒流畅。该厅四周是落地玻璃窗,在厅中可观赏四周之景。厅北平台连接荷池,夏天各色荷花竞相怒放,阵阵清香飘溢盈厅。文征明特取周敦颐《爱莲说》“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意思题写了这一匾额,寓意双关,同时歌颂这里的荷花和园主人王献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品格。

    香远堂北面宽阔深邃的荷池中,垒石筑成东西两座假山,云蔚亭和待霜亭巍然立于东西假山之上。两山之间隔一小溪,溪上是拱形小桥一座,桥下流水潺潺,山上遍植枫、柳、松、竹,四时景色宜人,极富山林野趣。文征明为待霜亭题写的对联:“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恰切地勾勒出此处景物的幽美意境。

  香远堂西面有画廊接倚玉轩,画廊的“小飞虹”桥和“小沧浪”水阁横跨水面,东西两侧亭榭星罗棋布,组成雅静别致的水院,水院边与倚玉轩相对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小庭院,取“临水使人志清、登高使人意远”之意,名“志清园”,志清园中有一幅画舫,与之相连的明代建筑式样的玉兰堂,就是当年文征明的画室。堂内悬挂着几幅复制的文征明的画。堂前是一株文征明手植的紫藤,已有四百多年的树龄了,老干盘曲,但仍枝繁叶茂,一串串艳紫色的花儿,像一只只一簇簇展翅欲飞的蝴蝶儿,姿色那么美,生命力那么强,使我不禁吃惊!
    文征明艺精德高,是同代的苏州书画界的领袖人物,但是他早年并不聪敏,多次参加乡试都名落孙山,54岁时才被亲朋以岁贡推荐入京授翰林院待诏。在翰林院三年,他只知老老实实做学问,却不会钻营,受到冷遇和排斥。于是决心辞职归乡,刻苦攻研书画和诗文创作,受到“后七子”领袖王世贞的称赞,不久即名盖吴门。他平时十分厌恶官场大员。憎恨权势。据说他绘画有三不应:藩王求画不应,太监求画不应,贪官污吏恶霸豪绅求画不应。宁王朱宸濠在江西南昌建书院,以重金厚礼请他,被他断然拒绝。可是当拙政园主人王献臣邀请他来园作画时,他欣然应允。他听说园林修得好,认为是一次写生的好机会,固然是原因之一,主要原因是他知道王献臣在朝廷内任御史受人排挤而弃官还乡,才修了这座园林,并取潘岳《闲居赋》“灌园鬻蔬,是亦拙者之政”的含意而名为“拙政园”的。他出于对王献臣的同情感,而对拙政园倾注了特殊的爱心和饱满的创作激情,画、诗、记皆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而成为传世之作,他的《拙政园图》被称为“诗书画三绝卷”。可见他是怎样地同情弱者,嫉恶如仇,大义凛然,一身正气了。他高超的画艺十分可贵,他高尚的画德更加可贵!

    同时,我还想到,如果没有他在科举和仕途上的失败,也许不可能有艺术上如此的成功。他下了苦功,大器晚成。在当时的唐寅、祝枝山、徐祯卿和他吴门四才子中,他最长寿,活到九十岁,唐寅只活到五十四岁,他取得的成就也最高最全面。他在科举和仕途上虽然笨拙,但在选择人生道路上却是绝顶的聪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