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宝马文化之旅——甘肃非遗一瞥

标签:
bmw宝马非物质文化遗产汽车文化中国文化之旅杂谈 |
分类: 行走天下 |
6月16日,车队抵达兰州,在水车公园观看了众多的非遗项目演出
苦水高高跷,来自永登县苦水镇苦水街,其高度达到3米多,足有一层楼房那么高,因此,人们把这种高跷叫作高高跷。是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社火中一个传统的保留节目。
目前,苦水街能够表演高高跷的人多达上百人,且以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居多,真正挑大梁的则是一些初高中学生。每个高高跷好手都是从小小年纪练起,先踩小高跷,熟练后,在练踩4尺至5尺的中高跷,到了十六七岁练踩八尺到丈二的高高跷。这个过程是不断淘汰,金字塔式的发展过程。要练就踩高高跷的绝活,首先要有强健的身体,不然,身上要穿服饰,两腿要提起20多斤重的跷腿,行走表演三个多小时,那怎么行!其次,从练踩小高跷开始,就要掌握方法要领,这就是:松紧合适绑跷腿,沉稳踏实不慌张,胆大心细迈步稳,用劲挺腰目远望。
文县池哥昼,这位演员穿着皮鞋啊,有些不协调哦
每年春节期间,在甘肃省陇南市文县铁楼乡白马河畔的村村寨寨都有表演面具舞“池哥昼”的习俗。正月初五,白马藏人在寨子的大场里预习面具舞,正月十三开始正式跳,有的寨子正月十四、十五才开始跳,至正月十六结束。舞蹈者头戴面具,扮成“山神”、“菩萨”、“小丑”等模样,挨家逐户地欢跳,意在为村民驱鬼除恶、驱邪消灾、避难免罪,以迎接新的一年吉祥和顺。整个场面非常古朴豪放、庄重热烈,既富有神秘气氛,又充满了浓厚的娱乐色彩。
甘肃兰州太平鼓舞已有几百年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鼓”之称。兰州太平鼓是圆筒形,鼓身高70—75厘米,鼓面45—50厘米,鼓重19—22公斤,双面蒙牛皮,绘有二龙戏珠等图案;鼓带较长,可挎在肩上,便于击打又可将鼓抛向任何一个方向。
敲锣的领队被笼罩在BMW的光环下
狮子老咬不到地上的小球,只好张嘴去咬大个的“BMW”球:)(狮子头非常重,有几十斤,舞狮师傅表演下来非常累)
永登硬狮子舞,在其他地区是少见的,即使在永登也仅在西部山区的金嘴兰草、中堡何家营以及城关等少数地区保存。据传中国原没有狮子,是东汉时期从西亚引进的,西亚有驯狮杂戏,到中国来表演,逐渐被中国人演化为假狮子舞传承起来。永登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是中西文化交流传播之地,至今留有众多古代遗风和西亚习俗,其中永登硬狮子舞就传自古印度,引狮人的服饰、脸谱就带有古印度遗风,至今在民间沿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