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怀念巨匠的年代 ---- 《复制贝多芬》

(2007-04-01 20:18:02)
分类: 电影、音乐
怀念巨匠的年代 <wbr>---- <wbr>《复制贝多芬》
 
怀念巨匠的年代 -- 《复制贝多芬》

    

       这部片子的开头没有悬疑,结尾也很平淡。影片中的贝多芬已经走向了生命的最后阶段。故事的很大篇幅都围绕着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它让我重温了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邂逅的亲切。
       耳聋的贝多芬让我想起了晚年失明的约翰·弥尔顿和他的《力士参逊》。两位巨匠都饱受着身体的痛苦,却由体内爆发出一种强大的力量,创作出惊世之作。而作品的本身无不流露着他们强大的人格力量。强大,不是怒吼,不是歇斯底里,是藏在宁静背后的突然爆发。我曾经非常迷恋这种力量。男主角很有功力,但是我心目中的贝多芬更有力量,如暴风骤雨,如狂风海啸

    故事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女主人公与邻居老太太之间简单的对白。当贝多芬去郊外散步,
感受心灵的宁静时,邻居老太太终于开了家门,坐在门口享受这难得有的安静。

怀念巨匠的年代 <wbr>---- <wbr>《复制贝多芬》


    老太太说:“我家没窗户,这是我唯一敢开门的时候。我正在享受这一刻,这宁静的时刻。”
    女主人公问:“你为什么不搬家?”
    老太太说:“搬家?我是路德维奇·冯·贝多芬的隔门邻居,我是第一个能听到他乐曲的
人,甚至在首演之前,整个维也纳都羡慕我。”
    宁静和吵闹是那么登对的矛盾体,相辅相成。
    送上我最喜欢的弥尔顿的话:人的性格在风浪中形成,人的才能在宁静中培养。
    喜欢大师,还是边听音乐,边看传记,这部电影表现得太少。

怀念巨匠的年代 <wbr>---- <wbr>《复制贝多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