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特产是玻璃和面具。前者是透明而光亮的,后者却意喻隐蔽和神秘。一入威尼斯,便被大街小巷数不清的面具店吸引,每家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收集着时髦的斗篷,有的专卖高顶硬帽,还有的现场展示面具的制作工艺。“面具”可以简单到直接画在脸上,也可以经过复杂的程序,用纸浆、布料、瓷器、玻璃甚至塑料等等制成,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夸张、华丽、戏剧化,看得你眼花缭乱、不知身在何处。
每年2月,威尼斯狂欢节如约而至。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在水城尽情欢乐!在面具的后面,社会差异暂时被消除。富人变成了穷人,而穷人成了富人。他们互相尊敬地打着招呼。在面具后面,年龄差异被消除,老人变年轻了,年轻人一下子老成持重起来。年轻人和小人物借助面具代表的权威把自己装扮成大人物。而老人极力将自己装扮得很年轻。甚至在面具的后面,男人可以变成女人,女人也可以变成男人。
据说,狂欢节起源于公元11世纪,到18世纪时已成为欧洲最著名的狂欢节,由于王孙贵族纷至沓来又不想暴露身份,戴面具和乔装改扮就成了一直延续的传统。有面具和一身戏装的遮扮,人们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幻想和激情,肆无忌惮地狂欢。
我们没赶上狂欢节,但可以想象一下小店里的面具和戏服走出橱窗,穿梭在中世纪的水巷是何等的热闹啊!
有迫不及待的已开始为嘉年华热身了
我也凑个热闹
这次没赶上,转贴一组2006年狂欢节的盛景饱下眼福,各位如果有自由的时间,一定要在2月的狂欢节来威尼斯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