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岳麓书院著名学生

(2022-03-27 14:32:52)

岳麓书院著名学生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悬挂在书院大门两旁的这副对联,的确道出了岳麓书院人才辈出的事实。

纵观历史,早在北宋,山长周式便“教授数百人”。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栻主教,岳麓书院成为湖湘学派的基地,培养出了一批“岳麓巨子”。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朱熹不以千里为遥,专程至此论学,此后又为官长沙,整顿书院,士子纷纷返归岳麓,“方其盛也,学徒千余人”。故谚云:“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明清至民国初期是岳麓书院培养人才的黄金时期,杰出的思想家王夫之、魏源,叱咤历史的风云人物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胡林翼、曾国荃、刘长佑,革命志士和先驱唐才常、沈荩、杨昌济等纷纷从岳麓书院走向社会,为中国历史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彭龟年

1142-1206,字子寿,江西清江人。乾道初年求学岳麓书院,拜张栻为师。死后谥忠肃,全祖望称“岳麓巨子”。从小酷读经书,精通《伊川易传》。从学张栻之后,系统吸收了理学思想,后又结识朱熹,理学思想更加完备,因而终身崇奉理学。著作编入《忠肃文集》。

游九言

字诚之,号默斋,四川建阳人。求学岳麓书院,是全祖望所称“岳麓巨子”之一。死后追赠龙图阁学士,谥号文清。学术上继承了张栻理学思想中的心学内容,使湖湘学派表现了一定的心学倾向。力主抗金,多有建树。

吴猎

1142-1213,字德天,号畏斋,醴陵人。求学岳麓书院,从学张栻,淳熙十五年(1188),聘为书院堂长。嘉泰三年(1203)录为广西转运判官,后升户部员外郎,总领湖广、江西、京西财赋,筹运粮草军银,讨伐金兵,有卓越的军事能力,多有战功。后以敷文阁学士安抚四川兼知成都府。卒后谥文阁直学士。《宋史·吴猎传》称“一时之英才”。

游九功

字勉之,又字禹成,号受斋,游九言之弟。与其兄一道求学岳麓书院,从学张栻。积极抗金,立有战功,升湖北转运判官兼知鄂州,后入刑部侍郎。一生为官,清政兼明,多受褒称。卒后谥庄简。游九功继承了张栻的理学思想,《宋元学案》称他和他的兄长同为张栻的“高第”。

胡大时

字季随,号盘谷,福建崇安人。湖湘学派奠基人胡宏的儿子,史称盘谷先生,全祖望《宋元学案·岳麓诸儒学案》称他胡盘谷。研习理学,是张栻门生中的首领,声望甚高。终生未做官,潜心研习理学,曾多方求教,与南宋时的朱学、事功学、陆学等各学派都有接触,兼采众家之长。

吴儆

字益恭,号竹洲,休宁人。曾求学岳麓书院,从学张栻。进士。卒后谥号文肃。《宋元学案补遗》称他:“足以佐理天下,而不得居卿相之位。”在学术上他能博采众家之长,不囿于成见,兼容并蓄,强调“学该体用”、“一贯本未”;教育上他以湖湘学教导学生,《宋元学案》称“穷经论史,考订德业,分斋肄业。”从游者甚众。

赵方

字彦直,衡山人。求学岳麓书院,为张栻的著名弟子之一。抗金名将,为主战派,战功卓著。卒后追赠银青光禄大夫,谥“忠肃”。

陈琦

字择之,一号克斋,临江人。求学岳麓书院。谙熟战事,力主抗金,继承湖湘学统。在抗金战争中,以善于管理马政而出名。

钟震

字春伯,湘潭人。朱熹至岳麓讲学时,他“执贽门下,往复问难,教签为多”。(《湘潭县志》卷八)筑主一书院,讲学其中,湖南的学者纷纷从其游。

郑一之

字仲礼,又字仲履。湘潭人。求学岳麓书院,从张栻研习理学。又多次向朱熹求教。绍熙五年(1194),朱熹任湖南安抚使,见书院荒废,遂发布《措置岳麓书院牒》,聘请黎贵臣与他共同主持教学和日常工作。朱熹曾作《答郑仲礼》书,教导他“读书固不可废,然亦须以主敬立志为先,方可就此田地上,推寻义理,见诸行事。”深得朱熹学说之要理。

顾华玉

吴县人,明代岳麓书院学生。弘治九年(1496)进士。历任湖广巡抚、南京刑部尚书等职。有文名,曾作《岳麓感旧诗》。事迹见《明史·文苑传》。

王夫之

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衡阳人。因晚年筑室于衡阳县石船山下,潜心著述,人称船山先生。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明崇祯年间,求学岳麓书院,师从吴道行,崇祯十一年(1638)肄业。在校期间,吴道行教以湖湘家学,传授朱张之道,较早地影响了王夫之的思想,形成了王夫之湖湘学统中的济世救民的基本脉络。清顺治五年(1648),在衡阳举兵抗清,起义失败后,先后逃至肇庆、桂林等地,顺治十一年(1654)为躲避清统治者追捕,隐居零陵、常宁一带的山林之中,写下了“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诗句。后回到家乡衡阳潜心治学,在石船山下筑草堂而居,人称“湘西草堂”,在此撰写了许多重要的学术著作。王夫之一生著书320卷,录于《四库》的有:《周易稗疏》、《考异》、《尚书稗疏》、《诗稗疏》、《春秋稗疏》等。岳麓书院建船山专祠,以纪念这位不朽的大师。著作编入《清代船山全书》。

陶澍

1779-1839,字子霖,号云汀,安化人。乾隆六十年(1795)就读岳麓书院,从师罗典。嘉庆七年(1802)进士。官至两江总督,统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为官40年,清政廉明,善理财政,措施切实可行,因而被道光皇帝称为“干国良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